1407年,妻子刚过世,48岁朱棣就给28岁小姨子徐妙锦写信:嫁给我吧!徐妙锦回:我染了天花!朱棣欣喜若狂:那更得娶你!徐妙锦被感动,害羞地送了朱棣1个信物,谁料,朱棣看后,脸色顿时阴沉,眼角闪过一丝杀机。 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帝继位之后,朱棣从北平起兵,以靖难的名义挥师南下。经过长达三年的征战,朱棣终于登上了皇位,史称永乐帝。 永乐年间,朱棣大力改革内政,强化中央集权,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开创了明朝最为鼎盛的"永乐盛世"。他扩充军队,重视军事,多次亲征漠北,威震四方。 这位开创盛世的皇帝,在登基之初就得到了一位贤内助的支持,她就是徐皇后徐妙云。徐妙云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长女,从小深受家族熏陶,知书达理。 徐妙云与朱棣的婚姻,是明太祖朱元璋一手安排的。在朱棣还是燕王时期,徐妙云就已经陪伴在他身边,徐皇后为人贤淑大度,深得朱棣信任。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永乐五年,年仅46岁的徐皇后突然离世。徐皇后的离去,不仅让朱棣失去了一位贤内助,也让整个后宫失去了主心骨。 在徐家,还有一位才女,她就是徐皇后的妹妹徐妙锦。徐妙锦生于洪武十三年,比她的姐姐小了近二十岁。 与姐姐徐妙云一样,徐妙锦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在行,更难得的是天生丽质,容貌出众。 在徐家,这对姐妹感情深厚。徐妙云在世时,徐妙锦经常入宫探望姐姐,因此也让朱棣有了更多接触徐妙锦的机会。 徐皇后在世时,朱棣就对这位小姨子颇为赞赏。但碍于礼法和徐皇后的存在,这种赞赏始终保持在适当的距离之内。 然而,随着徐皇后的离世,这层顾虑也就不复存在了。朱棣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这位才貌双全的小姨子,他认为徐妙锦最适合接替姐姐的位置,成为新的皇后。 永乐五年的深秋,朱棣开始采取行动,多次派遣宫中女官前往徐府。女官们向徐妙锦转达了朱棣的心意,表示皇帝欣赏她的才学与品德。 然而,徐妙锦对这些女官避而不见。她通过府中下人转达,表示自己无意入主中宫,只愿过清净生活。 面对徐妙锦的态度,朱棣多次派人带着赏赐前往徐府,试图用皇权来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徐妙锦写下了那封闻名于世的《答永乐帝书》。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徐妙锦在写完这封信后不久就削发为尼。这个决定让朱棣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这期间,朝鲜进献了一位名叫权氏的女子。这位权氏不仅容貌出众,更有一手出色的吹箫技艺。 权氏的到来,让朱棣看到了新的希望。更巧的是,权氏的容貌与徐妙锦有七分相似,这一点被朱棣的儿子朱高煦多次提起。 权氏的箫声婉转动听,常常让朱棣沉醉其中。她很快就得到了朱棣的宠幸,被封为贤妃。 权氏的父亲权永均也因此被封为光禄卿,一时间权氏家族在宫中的势力迅速上升。权氏不仅掌管后宫事务,还经常随朱棣出行。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次随朱棣北征的途中,权氏突然暴毙。表面上看,这是因为权氏中了暑气,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权氏的离世,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朱棣虽然悲痛,但也只是将其归结为一场意外。 直到三年后,一场宫女之间的争吵,揭开了这件事情的另一面。权氏的婢女在争吵中脱口而出,说自己的主子是被吕美人害死的。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朱棣的耳中。经过详细调查,吕美人曾经放话说贤妃的位置坐不了几个月。 在严刑拷打之下,吕美人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她交代,是派太监去宫外一个银匠家中购买砒霜,然后趁机下在胡桃茶中。 这个案件看似就此告一段落,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更大阴谋的开端。真相要到十一年后,才会随着另一个惊天大案浮出水面。 在权氏死后的第十一年,宫中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史称"吕鱼之变"。一位名叫贾吕氏的嫔妃和一个姓鱼的宫女,因与太监有私情而被发现。 这两人在事情败露后双双自尽,按理说事情到此为止。但朱棣觉得此事蹊跷,命人严查此案。 经过严刑拷打,贾吕的侍婢供出了一个惊天秘密:当年吕美人并未毒害权氏。真正下毒的人是吕嫔妃,她不仅陷害了吕美人,更曾图谋毒害皇帝。 这个真相的揭露,让朱棣震怒。他下令对吕嫔妃宫中所有的宫女展开大清洗。 据《李朝实录》记载,这次被处死的宫女多达2800多人。更为残酷的是,这些宫女都是以凌迟之刑处死。 朱棣亲自监督行刑,这场血腥的杀戮持续了数日。在处决期间,新建的紫禁城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突遭雷击,付之一炬。 这场天灾让朱棣有所触动,他随后发布了《罪己诏》。在诏书中,朱棣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是否存在冤案,是非曲直是否得到了公正的辨析。 在这场宫廷风波平息后,朱棣的身体每况愈下。到了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北征途中驾崩。 令人意外的是,在朱棣驾崩后,一直在寺庙中的徐妙锦突然还俗。这个举动似乎印证了她当初出家只是为了避开朱棣的纠缠。 徐妙锦最终在正统五年(1440年)正月初六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一次酒席上,朱棣对兵部尚书金忠说:“眼看你就快六十岁了,至今膝下无一儿半女,朕看
【7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