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学硕士武志红说,很多家庭不幸,是因为有个难搞的老人!老人参与到小夫妻的生活中,如果婆媳关系搞不好,小夫妻就极容易离婚,老人的作用可太重要了。 现在的家庭模式都差不多,夫妻俩都忙于上班赚钱,生了孩子后,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女方去过不想放弃工作,就只能依靠父母帮忙。 婆婆、儿媳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矛盾就来了! 有的婆婆比较强势,自己在家养过几个儿女,照顾小孩的事,就自认为很有发言权,想当家做主,处处管制儿媳。 但年轻人虽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他们却有新的想法。 老一辈全凭习惯和经验,还有年轻人提倡的科学育儿,如果在这上面再发生冲突,那简直是灾难。 武志红提到,一个女子准备生二胎,但婆婆坚持要带,女子不同意,但丈夫也站在婆婆那边,坚持要求他妈带孩子,导致女子根本不敢生二胎。 他们还不理解,有人带,为什么不生?家庭矛盾就这样爆发了,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在婆婆眼里,自己是明事理的婆婆,什么都干了,劳苦功高,自己说什么,儿子儿媳都得听。 但在儿媳眼里,继续跟她相处,在矛盾和冲突中,继续带二胎,想想之前的场景,不想再遭遇第二次了。 这是谁的过错?丈夫在妻子和母亲面前,就隐形了吗? 最终妻子成了众人眼里最不懂事的,但仔细想来,婆婆加入这个小家庭,把自己儿子该承担的都承担了,妻子却继续承担她的责任。 丈夫轻轻松松卸下了照顾孩子的负担,一个人逍遥自在 一句“上班赚钱很累”,就能把所有家庭责任抛诸脑后。 这足以让一个刚经历过生产的女人崩溃。 如果婆婆真的明事理,就该知道,自己不只是为了给儿子分担,更是为了这个家庭的和谐。 频繁爆发的家庭矛盾,让儿媳看到丈夫只帮着婆婆,把她当外人,这只会让她越来越憋屈,逐渐对丈夫和这个家失去信心,无法继续下去。 有网友也发现了这个规律,在处理妻子和母亲的矛盾时,如果站在母亲这一边,矛盾会越来越大,问题也会加重,等他调整方式,就开始帮助妻子,矛盾反而会慢慢消失了。 带孩子,丈夫也有职责,落到老人身上后,他就会成为长不大的“孩子”,看着让人愤怒。 对妻子来说,婆婆的帮忙也没减负多少,除了正常干活,还要照顾婆婆脆弱的自尊心,小心说话以免矛盾产生,有些话,还是需要丈夫参与转达,才能相安无事。 所以即使有老人帮带,丈夫依然要履行自己照顾孩子的义务,不能没有任何担当,这样才是维系一个家庭正常运行的根本。 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来源:武志红《很多家庭不幸,是因为有个“难搞”的老人》)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承认自己平庸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