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元朝 “洋和尚”,一封家书改变中西文明走向! 在元朝时期来华的传教士最为有名的当属约翰・孟特戈维诺,他也是罗马教皇任命的在元朝的第一任大主教。 1272 年,东罗马皇帝想要将罗马教廷和希腊教廷联合起来,于是派遣孟特戈维诺前往罗马教廷,但是事情最终失败。 随后,约翰又遵从教皇命令前往东方。 1289 年回到罗马,向教皇报告了基督教在亚洲西部的传教情况,提到了亚洲西部的人民都很欢迎基督教,都愿意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很受当地人民的欢迎,其中阿鲁浑对基督教尤为宽容。 这一消息鼓励了教皇向东方传教,随后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约翰携带介绍书前往东方传教。 1289 年约翰开始东行,先到达伊利汗国的都城,随后到达印度,并且在印度停留时间稍长,于 1294 年经海陆抵达元大都。 约翰把当时出发时教皇的书信呈递给当时的元朝皇帝元成宗,随后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此后直到约翰去世,他都在中国传教。 在约翰传教期间,先后三次给教皇写信,但是直到 1307 年,罗马教廷才收到了约翰的信件。 第一封信的时间大约是 1292 年,当时的约翰还在印度,主要内容是讲述了聂思托里派对约翰迫害、诬陷,直到最后最后有人作证才洗脱了冤屈。 其次讲述自己在印度传教,并且已经有数百人接受了洗礼。 约翰在信中称自己把国书递交给了鞑靼的皇帝,并且要求皇帝信奉基督教,但是皇帝对自己的信仰过于执着,无法改信基督教,但是皇帝允许约翰在此传教,并且善待约翰。 还讲述了约翰在大都建立了一座教堂,接受洗礼的有 6000 多人,此外,还招募了幼童,对他们进行教义的培训和教导。 第二封信写于 1305 年,大致内容与第一封信一样。 第二封信写于 1306 年,主要内容是想要教皇派遣传教士协助约翰传教,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约翰即将归天,他希望有人继续自己的使命。 还有提到非洲的某些国家想要约翰前去传教或者希望教皇派遣其他人前去传教。 最后约翰说他听闻有小级僧侣在波斯的克萨莉亚传教,想要他们尽力帮忙宣传耶稣的圣道精神,以此来挽救更多的灵魂。 教皇在得知约翰的信件之后,了解了基督教在东方的发展情况,他迫切的希望把这项圣业维持并且继续下去,他特别设立汗八里总主教一职,任命约翰为第一任总主教,拥有主教的任命权。 1311 年派遣安德鲁、哲拉德、尼古拉斯、安德鲁提斯等人前往东方协助约翰传教,据安德鲁记载,最终只有安德鲁、哲拉德、裴莱格林到达大都,三人相继担任泉州主教。 1328 年,约翰去世。 1333 年,约翰的死讯传入阿维农,教皇随之任命汗八里的第二任主教为巴黎大学宗教学教授尼古拉斯,并命令他前往东方接替孟特戈维诺的传教事业,但是尼古拉斯最终并未到达元朝。 孟特戈维诺在华传教的三十几年间,保持着与西欧的联系,书写了大量的信件,这些信件对于研究中西之间的文化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与欧洲交往的见证。 约翰在大都建立的首个基督教教堂,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是中国与欧洲文化交往、文化碰撞的重要事件。 同时留存的信件是西欧人了解中国论西欧与元帝国的关系 (1260-1368) 的第一手资料,加深了西欧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文|萌眼探世界 编辑|萌眼探世界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