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7岁的许世友在新婚之夜,对着19岁的新婚妻子说了一句话后,拔枪对准新娘,宾客大惊,连开三枪,战友们连声叫好。 这不是一场闹剧,而是一个传奇故事的开端。那句话是什么?枪声背后藏着怎样的深意?让我们走进这位开国上将的戎马人生,揭开他与田明兰在战火中相守的秘密。 许世友,1906年2月28日出生在湖北麻城一个穷苦人家,后来这地方划到了河南新县。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养不起他,8岁就被送到了嵩山少林寺。那会儿他不是去当和尚,而是去学功夫。少林寺的日子苦,练功更苦,可他硬是咬牙撑下来了,练了一身硬本事。16岁回到家乡,看到恶霸欺负乡亲,他气得不行,一拳把人打死了。闯了祸,他只能跑路,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日子。 跑路那几年,他啥都干过,还在军阀吴佩孚的部队里待过一阵子。但那队伍里腐败得要命,军官欺压士兵,他看不下去,没多久就走了。后来,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觉得这才是救穷人的路。192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那时候他才20出头,就已经在鄂豫皖苏区带兵打仗了,胆子大,作战猛,立了不少功。1932年,他跟着红四方面军到了川陕,参与建根据地。1934年的万源保卫战,他当上了军长,肩上中了一枪,疼得要命,他硬是用刀把子弹挖出来,继续指挥,最后守住了阵地。这事后来传开了,大家都说他够硬气。 长征到了陕北,他也有过动摇,想过走人,但最后还是留了下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在八路军129师386旅当副旅长,后来到了山东,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跟日本鬼子干了好多硬仗。解放战争里,他带兵打济南战役,当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山东兵团司令员,那都是关键仗,新中国能成立,他功劳不小。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管过山东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成了开国上将之一。 1943年,许世友37岁,已经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了。那年春天,他在山东胶东军区跟19岁的田明兰结了婚。田明兰是个年轻姑娘,家里条件也不好,但人踏实,跟着党干革命工作。婚礼简单得不行,摆几张桌子,放点喜糖,连个像样的仪式都没有。战友们围着,喝着茶水,气氛倒挺热闹。婚礼前一天,许世友拿出一个小铁盒,里面装着一颗生锈的子弹头,递给田明兰,说这是万源保卫战时从他肩上挖出来的,现在给她当信物。她接过来,眼眶红了,知道这颗子弹的分量。 新婚那天,战友们起哄让他露一手枪法。他走到田明兰身边,低声说了句“别怕,我有分寸”,然后在她头上和肩上插了三束野花。接着退后几步,拔枪就对着她头顶开了一枪,花炸开了,花瓣飘了一地。宾客吓傻了,以为他疯了,可紧接着又是两枪,肩膀上的花也碎了。田明兰站着一动不动,脸上还带点笑。枪声停了,战友们才反应过来,喊着叫好,说他枪法准,嫂子胆子大。这不是吓唬人,是他对她信任的证明,也是两人感情的一个见证。 这事听着玄乎,但搁在许世友身上不奇怪。他这人就这样,性子直,胆子大,做事不按常理出牌。田明兰也不简单,能站那儿不动,说明她心里有底,对他放心。这三枪不是威胁,是战火年代里的一种浪漫,粗糙但真挚。后来田明兰改名叫田普,在胶东党校干活,给他写信支持他打仗。两人聚少离多,但感情一直没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才跟他团聚,从此没分开过。 他们生了六个儿子,许世友管得严,家里条件不好,他也不惯着孩子。穿旧衣服,睡硬板床,高中毕业就都送去部队锻炼。他常说,部队是磨人的地方,孩子得去闯闯。长子许光受他影响最深,一辈子低调,晚年还把攒的20万块钱捐给了老家修路。这一家子都没啥架子,跟许世友的作风一个样。 退休后,许世友跟田普搬到了南京一栋旧别墅。院子荒着,他们自己动手开垦,种点菜,栽点花。他拿铁锹翻土,她蹲着拔草,日子过得平淡又实在。1985年,许世友病逝,走前拉着田普的手说了几句话,她哭着点头。后来她一个人过,把他的回忆录整理出版,书里全是他的打仗故事。2017年,田普93岁在北京去世,走前一天还坐在窗边晒太阳,挺安详的。
1941年,许世友去山东拜访一位武林高人。71岁的高人对许世友说:“我能躲开子弹
【14评论】【73点赞】
一骑红尘
[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