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5日凌晨,睡梦中的蒋介石被俞济时叫醒,得知他的警卫师居然起义了。 1949年3月25日凌晨,南京皇宫旧址中一片寂静。侍从室主任俞济时快步走过长廊,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紧急电报。 蒋介石此刻还在睡梦中,但这个消息太过重要,由不得他继续安睡。第97师,这支被称为"御林军"的首都警卫师,居然在南京近郊宣布起义。 这支部队的起义,对蒋介石来说比输掉几场大战还要打击巨大。因为第97师不是一般的部队,它担负着保卫首都南京和中央要员的重要职责,是国民党的精锐中的精锐。 第97师总兵力虽然只有八千多人,但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远远超过其数量上的意义。这支部队的每一个士兵都经过严格筛选,其中不少人更是蒋介石的老部下。 在国民党的军队体系中,第97师下辖的三个团都堪称"皇家近卫军"。第289团原本就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警卫团,专门负责保护最高统帅蒋介石的安全。 第290团更是陈诚的亲信部队,从陈诚担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时就开始担任其警卫工作。陈诚后来升任军政部长,这支部队依然是他最信任的力量。 第291团的来历同样显赫,它曾是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的警卫团。后来顾祝同升任陆军总司令,这个团便改编为陆军总司令部警卫团,继续守护在顾祝同身边。 这三个团的职责不仅仅是普通的警卫工作,更承担着在危急时刻保护国民党最高领导层的重任。每个士兵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正因为如此,当这支部队选择起义时,造成的震撼远超出军事层面。这意味着连最亲近、最信任的部队,也开始动摇了。 起义的消息传来后,南京城内一片混乱。首都卫戍区总司令张耀明立即调动其他部队,试图阻止第97师渡江。 军事委员会迅速派出飞机,在空中散发传单劝降。传单上承诺,只要官兵立即返回,就给予重赏。 在外人看来,第97师的起义似乎来得突然。但实际上,这支部队的转变过程并非偶然。 师长王晏清早在1947年就开始对国民党政权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在他看来,国民党高层虽然天天宣扬三民主义,但实际上却完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初衷。 当时的王晏清正带领部队驻扎在北平。通过各种渠道,他逐渐了解到解放区的真实情况。 解放区已经开展了土地改革,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数以千万计的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比之下,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民依然在地主的压迫下苦苦挣扎。这种鲜明的对比,让王晏清对国民党的统治失去了信心。 1948年8月,王晏清被调回南京担任第97师师长。这个任命本是国民党高层对他的信任,但也正是这个机会,让他找到了改变的可能。 在南京期间,王晏清通过母舅邓昊明结识了一位名叫陆平的老乡。陆平表面上是《大刚报》的记者,实际上是中共的地下党员。 两人经常见面交谈,讨论国家的前途和内战的局势。在这些谈话中,王晏清对共产党的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要带领一支"御林军"起义,难度远远超过普通部队。第97师上下都是蒋介石等人精心挑选的亲信,很多人都是他们的死党。 王晏清作为新上任的师长,还没有完全掌握部队。如果贸然行动,不仅可能失败,还会把自己和同伴都搭进去。 事实证明这种担忧并非多余。起义的准备工作刚刚开始,就有人向首都卫戍区总司令张耀明告密。 虽然告密者没有掌握确凿证据,王晏清经过一天的扣押后被释放。但这个incident让第97师已经引起了敌人的警觉。 回到师部后,王晏清立即召集可靠的起义骨干开会。经过商议,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提前行动。 1949年3月24日晚上9点30分,王晏清以"过江游击"为名义,调动了师直属队和两个团来到南京近郊的江宁镇渡河口。第289团副团长邓健中已经提前准备好了20多艘渡船。 但事情的发展还是出现了意外。第291团团长接到命令后,不但没有立即行动,反而向军部打电话核实情况。 这个举动暴露了起义计划。军部立即派飞机散发传单,声称只要返回就重重有赏。 在这种情况下,第290团团长黄子安率先掉头返回。第289团的大部分人员也跟着撤回去了。 最终,只有王晏清带领第289团团长杨镇洲等约百人,成功渡江与解放军会合。虽然起义的规模远低于预期,但这个行动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 第97师的起义在南京城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这支部队负责守卫南京城的安全,其突然起义造成了首都防务的重大缺口。 国民党高层不得不紧急调动其他部队填补防线。但比防线的空缺更严重的是军心的动摇。 如果连最亲信的警卫部队都选择起义,其他普通部队还能指望多少忠诚度。这个问题让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夜不能寐。 第97师的起义还暴露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正在土崩瓦解。这支部队的官兵们每天都能近距离接触到国民党的高层领导。 正是这种近距离的观察,让他们看清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朽。从某种意义上说,第97师起义是对国民党统治最有力的否定。
1949年3月25日凌晨,睡梦中的蒋介石被俞济时叫醒,得知他的警卫师居然起义了。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4-12 10:03:23
0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