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一男子借钱炒股欠下75万元巨额债务,重压之下男子离家出走,从此再

如梦菲记 2025-04-12 11:52:49

2007年,安徽一男子借钱炒股欠下75万元巨额债务,重压之下男子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了音讯,此时他60岁老母亲却扛起了重任,打工7年替儿子还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安徽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推入深渊,60岁的李雪英本以为辛苦半生,供儿子王昆鹏读完大学、找到稳定工作后,自己终于可以稍作喘息。   然而命运却给了她沉重一击,儿子王昆鹏迷恋炒股,借下75万元高额债务,赔得血本无归,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债主的步步紧逼让他崩溃,最终选择离家出走,从此音讯全无。   面对空荡荡的家和巨额债务,李雪英没有退缩,她决定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份责任,为儿子还清欠款。   李雪英深知,债务不是小事,背后是别人辛苦赚来的钱,逃避只会让良心不安,于是,她开始四处筹钱,她先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两套房子,一套是自己住了几十年的老宅,另一套原是给儿子结婚准备的。   卖房所得的钱还清了大部分债务,但仍有十几万元的缺口,这笔钱对于一个年过六旬、没有固定收入的老人来说,无异于一座大山。   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女儿也拿出自己的积蓄支持母亲,但杯水车薪,剩下的债务只能靠李雪英自己去填补。   为了还债,李雪英开始拼命工作,她做过医院护工,夜里守在病人床边,帮他们翻身、喂饭;她去饭店刷盘子,双手泡在冷水里直到发麻;她还在街头摆摊,卖自己做的窝窝头和煮花生。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她就起床和面、蒸窝窝头,然后推着小车到夜市或工厂门口叫卖,她的窝窝头用料实在,价格公道,渐渐有了回头客。   有些顾客听说了她的故事,特意多买几个,悄悄留下鼓励的话,邻里也常送些米面给她,点滴温暖让她在艰难中感受到人情味。   然而还债的路远比想象中坎坷,长时间的劳累让李雪英的身体每况愈下,有一次,她推车回家时不慎摔倒,右腿骨裂,医生叮嘱她卧床休息,可她咬咬牙,伤还没好透就又回到摊位上。   另一回,她因过度疲劳在路上晕倒,幸好被好心人送往医院,这些苦她从不向人诉说,只默默埋在心里,更有甚者,个别债主见她老实,竟试图多要钱。   她攒下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却还要为讨回一张已还清的欠条四处奔走,最终花了3500元才换回公道,尽管如此,她从没想过放弃,诚信二字始终是她心底的底线。   七年间,李雪英的坚持感动了很多人,一些债主被她的真诚打动,主动免去部分欠款;街坊邻里也常在她生意不好时帮衬一把。   2014年,当她终于还清最后一笔债务,看着盖上“已还清”字样的欠条,她长舒了一口气,七年的辛酸、汗水和泪水,换来了这一刻的解脱。   然而卸下债务重担的她,内心却并不轻松,儿子依然下落不明,这是她心头更大的牵挂,她跑遍了民政局、救助站,甚至查阅交通事故名单,只盼能找到一丝线索。   她始终住在老房子附近的一间简陋小屋里,舍不得搬走,怕儿子回来找不到家,如今,李雪英已年过七旬,腿脚不再灵便,一只眼睛也因白内障视力模糊,但她仍在坚持摆摊,赚点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歇歇,她只说:“活着就要有个盼头,我想等着儿子回来。”她从不责怪儿子,只觉得自己没教好他,每逢节日,她总会多做几个窝窝头,摆在桌上,像是在等他推门而入。   李雪英的故事传开后,许多人为之动容,有人称她“诚信妈妈”,赞叹她用瘦弱身躯撑起母爱与责任;也有人不解,觉得她没义务为儿子的错误买单。   但对李雪英来说,母爱没有条件,责任没有退路,她的坚持不仅还清了债务,更展现了一种无私的信念——无论多难,都要为家人守住希望。   七年的还债路,是李雪英用血汗书写的篇章,她的故事让人看到,母爱可以穿越苦难,诚信可以赢得尊重,她仍在等待,等待那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团圆。   她的坚韧如同一盏微光,照亮了无数人的心,也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亲情,不负爱与信任,或许某一天,王昆鹏会听到母亲的呼唤,回到那个始终为他敞开的家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2014-6-20《儿子欠下巨款离家出走7年 六旬母亲扛70多万债务》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