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和许世友下棋,主席上来先走老将,许世友懵了,问道:您是不是走错

风城春史呀 2025-04-12 14:36:31

1973年,毛主席和许世友下棋,主席上来先走老将,许世友懵了,问道:您是不是走错了?毛主席叹了口气,说道:我这个老将,谁也指挥不动喽,只好自己挪挪喽! 1973年,毛主席提出让中国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对调。 毛主席认为,军区司令员长时间驻守一个地方容易产生惰性。 此时,尤其是中苏矛盾的加剧。 国内在“913事件”之后,急需加强军队建设。 12月12日,毛主席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这一提议。 会议气氛一度变得紧张,因为军区司令员在军队中拥有极大的权力。 面对这种局面,毛主席直言不讳地提出通过对调司令员来进行改革。 毛主席的提议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 当时刚从山西回来的邓小平并没有直接表态,他将毛主席的茶杯与自己的茶杯交换,暗示自己赞同这一提议。 毛主席对此表示理解并笑了。 会议上,毛主席也特别提到叶剑英,表示他支持这一提议,并且事先已与总理周恩来也沟通过,得到了他们的同意。 毛主席意识到,有些人对王洪文的资历存有疑虑,于是他他提醒在场的人员,每个人年轻时都可能不被看好。 会议最终确定了两个重要决策。 邓小平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此外,八大军区的司令员们也将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轮换。 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在正式会议开始之前,与朱德的谈话中,毛主席称赞他为“党的红司令”。 在随后,毛主席突然提到了许世友,询问他是否按照命令读了《红楼梦》。 许世友回答说他读了。 毛主席却表示不满意,指出许世友只读了一遍。 随后,毛主席自然而然地背诵起《红楼梦》中的一段,借此让许世友放松下来。 然而,毛主席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周勃为例,指出许世友的性格中也存在“厚重少文”的特点,并建议他多读书。 许世友虽然听得有些迷惑,但仍然表现出接受教诲的态度。 经过这一番交流,毛主席似乎已将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达到了,接着他转向其他与会人员进行讨论。 22日,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对调命令正式宣布前夕,毛主席召集了相关高层领导进行了一次闭门会议。 会议上,毛主席希望借此机会,通过一次严格的点名和交接。 王洪文按惯例负责了点名任务。 由于在革命过程中长期活跃于上海,他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事风格,但也因此在对待这些老成持重的将领时显得有些急功近利。 在他叫到许世友的名字时,许世友未立即回应,这让王洪文以为自己声音不够大,于是他提高嗓门再次点名。 然而,许世友并非缺乏反应,而是因为他不满王洪文的态度,直接用茶杯砸在地上。 这个动作立即打破了会场的沉默。 王洪文也没有及时处理这场突发的小风波。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周总理挺身而出,接过了点名的工作,并重新进行了一次清点。 随着一切恢复正常,会议进入了新的阶段。 毛主席宣布了对调命令后,有些司令员认为为什么其他三个军区的司令员没有被调动。 毛主席指出这些司令员刚刚上任,还未有时间沉淀,而其他的司令员已经长期在岗位上,因此调动势在必行。 这样的解释让在场的将领们无话可说。 然而,许世友的心情并不轻松。 在会后,他向叶剑英表示,自己实在不愿离开南京。 虽然许世友只是发泄一时的情绪,但毛主席显然并没有忽视这点。 几天后,毛主席邀请许世友前来一起下棋。 当许世友试图以常规方式开局时,毛主席却先行走了将。 毛主席以温和而不失锋锐的方式,提醒许世友,作为一名军官,必须时刻服从上级指挥。 许世友从中领悟到毛主席的用意,他认识到无论个人意愿如何,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安排。 在与毛主席长谈之后,他最终决定离开南京,前往广州。 许世友的服从态度为其他司令员树立了榜样。 通过调整司令员的位置,毛主席希望能够在各大军区之间形成更好的沟通,使得每个司令员都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地方,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 在这次调动之后,八大军区的司令员们纷纷开始了新的工作。

0 阅读:26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1
2025-04-12 18:49

膜拜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