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中美贸易
1776年7月4日,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在这之前,北美英属殖民地就已经和清朝开展了贸易往来,主要通过广州十三行进口产自北美的皮毛、棉花、人参,清朝则向北美出口丝绸、瓷器、茶叶。
1784年,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由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驶向中国,正式开启了中美贸易浩浩荡荡的历史。
1790年,对中国的贸易额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上升到1/7(约合14.28%)。
🔵19世纪的中美贸易
美国向中国出口:胡椒、棉花、人参、木材等农产品,从印第安人手中收购的海獭皮等皮毛,如1804至1829年,美国平均每年向中国输出人参1817担。
中国向美国出口:茶叶、玉桂,瓷器、丝绸,象牙雕刻、漆器、绣金像等手工产品。
贸易金额:1805—1833年美国输华货物总值约5029万美元、白银价值8944万美元;1833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总量,占中国自欧美各国进口总额的19.3%。
这一时期中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是广州,中美贸易即通过广州开展。
1844年,美国在鸦片战争后也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获得与英国类似的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等通商特权。
1860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从1845年的900万美元增长为2300万美元,上海等也成为了中美贸易的港口。
🔵20世纪上半叶的中美贸易
美国向中国出口:棉布、棉纱、煤油、汽油、铁路器材、电机、机床、染料、化肥,从以农产品为主进阶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中国向美国出口:70%是生丝、茶叶、桐油、大豆等农产品,其它有钨、锑、锡(战略物资)等矿茶品和猪鬃(制刷,战时重要物资)、蛋制品、皮革等初级手工业品。
贸易金额:1900年约3000万美元;1905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总额已经超过1亿海关两;1910年约5000万美元;1920年受一战需求拉动突破1亿美元。1930年代受大萧条和日本侵华影响,贸易额波动下降;1940至50年代战后短暂复苏,但内战导致贸易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