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周总理突然得知,一外宾顺手牵羊将我们的国宝装进自己的包里,碍于情面,大家都不敢捅破真相。 那时候,咱们中国外交正一步步敞开门户呢,罗马尼亚友好代表团一来访,那不仅是文化上的你来我往,简直就是一场不动声色的国际大比拼嘛。古人都说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但这回,和谐背后可闹了个大乌龙。 晚宴那晚,春风吹得人心都暖洋洋的,罗马尼亚的哥们儿姐们儿那是一个劲儿地夸咱们中国文化,酒喝得那叫一个痛快。结果,宾客一走,收拾桌子的哥们儿傻眼了,一只宝贝得不得了的九龙杯,没了!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地儿就能买的酒杯,是景德镇大师傅花了三年功夫,精雕细琢出来的复制品,一共就三十六只,国宝级别的货色。酒店经理一听,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赶紧上报,最后这事儿就落到了周总理的案头上。一开始,大家伙儿压根儿没想过罗马尼亚代表团会整出幺蛾子。但回头瞅瞅那晚的录像,还真发现猫腻儿了:一位罗马尼亚老兄,借着酒劲儿,悄咪咪地把九龙杯揣进了自己的公文包里。这下可好,周总理面前摆了个棘手活儿:既要保住咱国家的面子,又不能失了外交范儿。 周总理琢磨了一小会儿,心生一计,打算用智慧把这尴尬给摆平。他整了个杂技表演,把罗马尼亚驻华使馆的人全给请来了。表演一开始,魔术师端个盘子就上来了,盘子里明晃晃摆着仨九龙杯。然后他装模作样地掏出一把手枪,说啥开枪后杯子就得少一个。枪一响,哎,真就少了一个。接着,魔术师手指台下某位观众,说他包里藏着第三个杯子。大伙儿齐刷刷地看过去,那位罗马尼亚老兄没办法,只能低头认罪,把九龙杯给交了出来。 全场掌声跟放鞭炮似的,那尴尬劲儿立马就没了。罗马尼亚的客人们虽然有点儿挂不住脸,但也被这手妙招给镇住了,一个个都露出了不好意思又佩服的笑。周总理的目光穿过掌声,跟对方对了一下眼儿,那一刻,啥都不用说,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这事儿吧,虽说没整出个天崩地裂的大动静,但周总理那可是真有两把刷子,智慧和肚量都不是盖的。他就像变戏法似的,嗖的一下就把国宝给捞回来了,还顺手加固了两国的哥们儿情谊,硬是把一场眼看就要炸锅的外交风波给按了下去。就像是历史小河里头轻轻漾开的一圈儿波纹,看着不起眼,可里头藏着的,那是一代大佬的风度和责任心呢!
1971年,周总理突然得知,一外宾顺手牵羊将我们的国宝装进自己的包里,碍于情面,
烟火人间诗
2025-04-12 21:36: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