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4日,刘峙在徐州“剿总”司令部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在会上传达了蒋介石关于徐蚌会战的决定。会后,冯治安召来师长崔振纶、过家芳谈话,说:“大战在即,兄弟们当同舟共济,今后有事由你们二人负责两个军的工作。”这是冯治安预感到危机,所以拉拢两个师长。 1948年秋天快过完的时候,国共两边马上就要在徐州那块地方打一场大仗,叫做徐蚌会战。大战开始前,国民党军队里面就开始人心惶惶,不团结了。 到了11月4号那天,徐州“剿总”司令部里气压低得很,刘峙把高层将领都召集起来开会,说是蒋介石对徐蚌会战有了打算。会议一完事儿,第三绥靖区的司令官冯治安就私下找来了77军132师的师长崔振纶和过家芳,一脸严肃地说:“大战眼看就要来了,咱们得一条心,往后有啥重要的事,就靠你俩来管两个军了。”冯治安这是看出形势不妙,想拉拢他俩来稳住队伍。 第二天一早,过家芳就跟副司令何基沣说了开会的事儿,还有冯治安找他们谈话的事儿。何基沣一听,就说了,解放军那边也来人了,但他担心37师的师长李宝善和394团的团长王仲元靠不住。眼瞅着时间紧迫,两人一合计,得赶紧想办法,保证队伍不出乱子。没过多久,解放军那边的联络人杨斯德就来通知起义的具体日子了。11月7号那天,过家芳把132师团以上的军官们都召集起来,一起商量现在的局势该怎么办。会上,395团的团长马秉正直截了当地说,他对国民党那一套很不满意,倒是挺赞同解放军对待俘虏的宽大政策。虽然有人不同意,但过家芳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能硬来推进起义。 会议结束后,过家芳和副师长孙铭泉一起琢磨了个应急办法,他还亲自跑到77军军长王长海那里,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免得有啥误会。 另一边,59军里头也为起不起义这事儿闹得挺僵。军长刘振三因为不想起义,直接从前线撤了。副军长孟绍濂他们呢,倒是想积极推动起义,但有些师长还在那儿犹豫不决。解放军的代表杨斯德可不含糊,坚持要按照计划来,还通过军事手段给了点儿压力。到了7号晚上,解放军成功打下了万年闸,59军一看这架势,只好转变态度,同意起义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59军内部的那些犹豫和反对的声音总算是被压下去了。到了11月8号,第三绥靖区的起义计划就顺顺利利地展开了。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8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