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的前一天,在这天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选举出了新

墟史往事 2025-04-14 13:40:29

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的前一天,在这天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选举出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和副主席,毛泽东众望所归,高票当选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宋庆龄、朱德、刘少奇、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 但鲜为人知的是,此前毛泽东并不打算参加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选举,还推荐让一位女人出任主席,只不过因周恩来等人的极力反对才作罢! 这个差点当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女人就是宋庆龄,孙中山先生的遗孀。 宋庆龄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和毛泽东有交往,当时毛泽东曾一度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所以两人多有来往,毛泽东出色的工作能力,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都共同捍卫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持农工”的三大主张,为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革命失败后,宋庆龄一度前往欧洲,而毛泽东则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顽强地和反动派作斗争,虽然两人天各一方,联系比较少,但都在相互支持和帮助着。 三十年代时,宋庆龄居住在上海,而中共临时中央也在上海,宋庆龄多次利用她的身份,为地下党提供帮助。例如后来的开国大将陈赓,曾在上海不幸被捕,为了将他救出来,宋庆龄亲自给蒋介石施加压力,让陈赓得以脱离了魔爪。 中央红军刚到陕北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后勤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虽然徐海东提供了5000块大洋,但也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为让红军渡过难关,毛泽东想到了远在上海的宋庆龄,希望可以通过她向中国银行的董事长宋子文借5万美元救急。 宋庆龄虽然是宋子文的姐姐,只不过两人因政见不合,早已分道扬镳,知道她突然要这么多钱,肯定是要给共产党的,所以很难借到。但宋庆龄非常清楚,此时此刻红军一定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否则毛泽东不会开这个口。 最后,宋庆龄将孙中山先生的抚恤金全部拿出,并将莫利爱路的寓所也抵押出去,这才勉强凑了5万美元。当时5万美元的购买力非常强,中央红军有了这笔钱,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 而宋庆龄也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更也没有打算让红军还,直到很多年以后,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无意中说了出来,此时大家才知道,当年宋庆龄为了支持红军,将所有的家当都拿出来了,没有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后,再次邀请民主人士、社会贤达到北平共商国是,而其中,宋庆龄是毛主席最重要的邀请对象之一。 毛主席还在西柏坡的时候,就给宋庆龄发了一份电报,表示中国革命胜利在即,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即将实现,希望她可以北上,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只不过此时上海还没有解放,国民党构筑了长江防线,试图依托天险和中共划江而治,她的一举一动都被特务监视着,加上她此时正在养病,所以得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 但上海解放后,宋庆龄依旧没有动身的打算,这让毛主席非常地着急。实际上,此时宋庆龄并没有计划北上,因为北平是她的伤心之地,孙中山先生就是在北平去世的,从这之后,她就不愿再踏足这个地方。 但她毕竟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孀,中共最亲密的战友,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威望,如果不能出席新政协会议,那对新中国来说是一个遗憾。在6月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恩来分别给她写了一封信,同时为表诚意,让邓颖超亲自带着书信南下交到宋庆龄的手上。但考虑到宋庆龄的思虑,临行前毛主席专门交代,如果宋庆龄实在不愿意北上的话,一定不能勉强,要尊重她的选择。 邓颖超的到来,让宋庆龄非常地感动,没想到中共对她如此地重视,在考虑了几天后,她最终决定北上!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在这次会议上,除了审议各重大问题外,还将选出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 对于主席的人选,代表们都更倾向于毛主席;但毛主席则认为,应该让在人民中享有极高威望的宋庆龄担任,自己则以主席团成员的身份,参加政府的工作。 但毛主席的这个意见,却遭到了周恩来的坚决反对,认为如果他不当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人民也不会理解的,况且国民党对宋庆龄北上耿耿于怀,监视得非常严,如果让宋庆龄当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有被挟持的风险,总之弊大于利。 由于周恩来等人的反对,中共中央最后没有接受毛主席的提议,毛主席也众望所归,高票当选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