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7岁男童的上学路,成了噩梦开端。这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怎么也没想到,三条未

天天叨八叨 2025-04-14 20:48:23

贵州毕节7岁男童的上学路,成了噩梦开端。这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怎么也没想到,三条未拴绳的烈犬会突然窜出,将他扑倒在地疯狂撕咬。当路人惊恐的尖叫声划破清晨,孩子已血肉模糊——头皮撕裂见骨,左耳永远残缺。这场惨剧背后,是更令人心寒的后续:20万治疗费仅换来5万赔偿,残缺的耳朵仍需10万修复费,而肇事犬主至今态度冷漠。

这场悲剧撕开了城市犬患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超4000万人被犬只咬伤,其中60%肇事犬未牵绳。更令人揪心的是,近三成受害者是儿童。就像网友怒斥的那样:"狗不懂事,人也不懂事吗?"当监控视频里男童被恶犬拖行的画面刺痛全网,人们终于意识到:犬只管理早已不是"邻里纠纷",而是关乎公共安全的重大议题。

现行《动物防疫法》虽明确"遛狗不牵绳违法",但现实中执法力度仍显疲软。某市城管局统计显示,去年查处的2000余起遛狗不牵绳案件中,仅3%真正落实罚款。法律界人士指出,应建立犬主信用档案,将违规养犬与征信挂钩,同时赋予基层执法部门"暂扣犬只"等强制手段。正如某法官所言:"对恶犬的仁慈,就是对无辜者的残忍。"

深圳的"电子犬牌"制度提供了新思路:每只犬只植入芯片,与主人信息绑定,违规记录实时上传。上海推行的"养犬积分制"更具震慑力——扣满12分不仅吊销犬证,犬主还需参加社区服务。这些创新实践证明,唯有让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才能真正拴住"文明之绳"。

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每个公民都是参与者。当我们在小区遇见未牵绳的烈犬,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勇敢举报?当立法者完善法规时,是考虑养犬者便利还是优先保障公共安全?答案不言而喻。毕竟,我们不愿再看到下一个7岁男孩,用鲜血和伤痛为城市文明买单。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天天叨八叨

天天叨八叨

新人入住,多多关注,感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