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山东一位大娘给八路军做了小米饭,饿了几天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班长吃了两口后突然说:不对,有问题!大娘强露笑容问:怎么了?谁料班长的质疑,让她顿时语塞,支支吾吾。 那是1940年的深秋,抗日战争已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军在山东各地烧杀抢掠,百姓的生活陷入极端困难。这一年的灾荒尤为严重,庄稼颗粒无收,很多家庭已断了粮,只能靠挖野菜充饥。 方兰亭家里住着一个班的八路军战士。这天傍晚,灶台上飘出久违的米饭香气。几个饿了好几天的战士们围坐在简陋的饭桌旁,捧着冒着热气的小米饭,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这小米饭真香啊!"一个年轻战士边吃边感叹,"好久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了。" 方兰亭站在一旁,脸上挂着微笑,但眼神中却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苦涩。她看着饥肠辘辘的战士们终于能吃上一顿热饭,脸上的笑容中带着欣慰,却又藏着心酸。 突然,老成的班长放下手中的碗筷,皱起眉头说道:"大娘,不对啊,怎么没看到小兰出来吃啊?小兰呢?" 方兰亭听到这话,身体微微一颤,转过头去,颤抖着嘴唇说:"别问了,赶快吃吧。" 战士们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人,立刻察觉到了异样。他们纷纷放下碗筷,关切地问道:"是啊,大娘,小兰呢?小兰不吃,我们怎么忍心吃啊。" 方兰亭的眼神闪躲着,支支吾吾地解释道:"大娘出去找人借的谷子,等明年下来谷子再还给人家。" 但敏锐的战士们捕捉到了方大娘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悲伤。他们再三追问,方大娘终于道出了实情。 原来,那天方兰亭带着三岁的小女儿小兰去山上挖野菜,想给八路军战士们改善一下伙食。但连年的饥荒,光秃秃的山上早已没有可挖的野菜了。一连走了十几里路,母女俩都饿得步履蹒跚,却依然一无所获。 看着饿得直哭的女儿,想着几天没吃饭的战士们,方兰亭做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决定——她把自己的小女儿卖给了一个大户人家,换来了20斤宝贵的谷子。 听完这番话,战士们全都泪如雨下,齐刷刷跪在方大娘面前,哽咽着齐声喊道:"娘!这样不行啊!" 班长红着眼睛立即向部队首长汇报了这一情况。首长听后大为震动,立刻带头掏出身上的零用钱,战士们也纷纷拿出积蓄。大家东拼西凑,组织人去周边村子打听谁家近日添了一个2、3岁的小姑娘,最终将小兰成功赎回。 看着重新回到母亲怀抱的小兰,首长激动地说:"过去都说爱兵如子,可方大娘是爱兵胜如子啊!" 在了解方兰亭"卖女筹粮"的感人事迹前,我们需要回溯她的传奇一生。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沂蒙红嫂,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方兰亭小时候跟着爷爷养蜂,走南闯北卖蜂蜜。虽然没念过书,但脑瓜灵活,口才好,记性好。在与爷爷的游历中,她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胆识。二十岁那年,她嫁给了东盘石沟村的周振仓,一个本本分分的山东大汉。 1925年,军阀张宗昌主政山东,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周振仓被迫独自一人远赴东北"闯关东",靠挖煤、砍树为生。然而命运多舛,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周振仓不得不踏上回乡路。就在这条归途上,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郭云舫,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了一名共产党交通员。 1933年,郭云舫领导"苍山暴动"后,周振仓的家便成了党的秘密联络点。方兰亭与丈夫同心协力,除了种地,还做些小买卖——自己种菜,做鞋、做豆腐、火烧拿到集上去卖。看似普通的买卖,却是为组织传递情报的掩护。 他们的传递方式别具匠心:当买东西的人询问价格时,情报人员会以"你下一次逢集还来不?"作为暗号。一旦对上暗号,周振仓便将写有情报的小纸条巧妙地夹在菜里、鞋里,让对方假装查看商品,实则取走情报。 一次偶然的善举,为方兰亭结下了一段奇缘。有天,方兰亭夫妇从集市回来,遇到一个小乞丐,她出于怜悯给了他一个火烧。没过多久,这个叫石邦杰的小乞丐被地主追捕,慌不择路跳进了方兰亭家的院墙。方兰亭二话不说,将他藏在柴火堆里,用草席盖好,还巧妙地误导追捕的地主。危机解除后,她给小乞丐些煎饼,让他赶紧逃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方兰亭与丈夫更积极地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她不仅参加了民运部工作,成为促进会的主要负责人,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的一个秋天,边联县办事处有重要情报需送到大炉村的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手中。原本任务交给周振仓,但他却因疟疾卧床不起。紧急关头,方兰亭主动请缨。她将情报藏在发簪里,翻山越岭,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成功将情报送到罗荣桓手中。 然而,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当方兰亭满心欢喜返回家时,却目睹丈夫被日军押出家门。原来,周振仓被叛徒出卖了。日寇对他实施了残酷的刑罚,但他始终不吐一字。最终,他被帮到枣树上,被日军用刺刀残忍杀害,头颅还被割下来挂树上示众。 强忍悲痛的方兰亭,埋葬了丈夫的遗体,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离开家乡,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