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朱荣贵不放心自家的西瓜地,决定晚上带着砍刀去查看,竟发现一名落单的日军在偷吃西瓜。朱荣贵偷偷靠近,手起刀落砍中日军的头部,可是日军并没有死,而是举起刺刀和朱荣贵搏杀。 1938年夏末,日军的铁蹄侵犯了信阳长台关乡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他们在长台关进行了残酷的杀戮、焚烧和掠夺,使得平静的乡村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长台关的人民展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 回到1938年农历八月十七日的一个下午,年仅15岁的余连炎和他的小伙伴们在长台北湾放牛。 不经意间,余连炎目睹了一群骑着战马、装备精良的日军从北面的沈营方向向他们的位置快速逼近。这一幕让余连炎和他的伙伴刘明喜意识到,敌人的前哨已经侵入了他们的领土。 在刘明喜的提醒下,孩子们迅速行动,放弃了他们的牛群,急匆匆地向村里奔去报警。当晚,村民们迅速做出反应,有序地准备转移老弱妇孺,同时,青壮年留下,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敌人。 随后,淮河东岸的夜空被枪炮声点亮,易湾一带的战斗格外激烈。国军第六十八军的勇士们在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战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这场战斗,虽然艰苦,但极大地振奋了村民们的心。 晨曦微露,两位身负重伤的国军士兵出现在村民的视野中,他们相互搀扶,艰难地走向长台关。村民们没有犹豫,立刻将他们救回村中。 这两位伤兵带来的消息让每个人的心都沉了下来——他们的连队几乎全军覆没,仅有他们两人生还。 尽管村民们竭尽全力抢救,但伤势过重的两位士兵终究未能挺过去。在他们临终前,嘱托村民们尽快离开,日军的大部队即将到来。 这一刻,村民们的心中既有悲痛,也有愤怒。 过了几天,日军的一个联队在上午十点钟左右大举进入长台关时,他们所到之处,犹如入无人之境,残忍地放火烧毁民房,无差别地杀害人畜,目的是以此示威,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慌。 尽管长台关的村民们得到了及时的消息,纷纷撤离,但仍有些家庭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 下午三点钟,当日军开始从长台关向西北方的陈店进发时,他们并未休息,显然是计划以陈店为据点,继续对周围地区进行清扫。 这个队伍行列拉得很长,骑兵走在前面开路,步兵紧随其后,中间还夹带着大量从村民家中抢来的驴骡等牲畜,驮着日军的弹药装备。 日军的联队长骑着高头大马,手持东洋刀,显示出他的残忍。 在日军离开后的晚上,一个落伍的日本士兵出现在村民的视线中。他走得满头大汗,步枪斜挎背上,显得十分疲惫。这一景象被隐藏在附近的青年农民朱荣贵所注意到。 朱荣贵是一个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的青年,他平日里以制作和销售鞭炮为生。他正在铁路两旁的余老庄附近的庄稼地里看守萝卜时,偶然发现了这个步履蹒跚的日本士兵。 朱荣贵决定对这个落单的敌人出手。他的身体强健,加上日常劳作让他的体能更加出众,这让他有了对付这个敌人的勇气和力量。 朱荣贵原本在萝卜地里搭建了一个简陋的窝棚,里面藏着一把他亲手磨得锋利无比的西瓜刀。每天晚上他都会来地里巡逻查看一下。 这天晚上,朱荣贵在窝棚中隐约看到一个人影蹒跚而行,逐渐靠近他的萝卜地。这是一个满头大汗,显得疲惫不堪的日本兵,独自一人,似乎与其部队失散了。 朱荣贵的心中充满了警觉和怒火,但他没有草率行动,而是静静观察,等待着机会。 当这名日本兵无意中走近窝棚,几乎是到了咫尺之遥时,朱荣贵抓住了这个机遇。他猛地从窝棚中跃出,手中的西瓜刀如同死神的镰刀一样砍向日本兵的后颈。 尽管第一刀并未能够致命,但在朱荣贵的连续攻击下,日本兵最终倒下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吸引了过路的青年农民余道河的注意,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战斗,协助朱荣贵制服了敌人。 最终,朱荣贵和余道河合力结束了这名日本兵的生命。 朱荣贵和余道河的行为很快在整个乡间传开,激励了村民们的抗日情绪。 杀死日本兵后,为了避免敌人的报复,村民们将尸体隐秘地处理掉,确保了这一行动的隐蔽性。日军虽然派人进行搜查,但最终一无所获。 岁月流逝,那些经历了战争洗礼的人们逐渐老去,但他们心中的那份英勇和对自由的渴望,却永远不会褪色。多年过去余连炎对于朱荣贵那天的行为仍记忆犹新。
1938年,朱荣贵不放心自家的西瓜地,决定晚上带着砍刀去查看,竟发现一名落单的日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4-15 08:47:12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