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金门战役中,我军登岛的9000名战士几乎全军覆没,不是牺牲就是被俘。可就在10个月后,有一个卫生员却从茫茫大海中游了回来!
金门岛那场仗打完10个月后,有个叫胡清河的卫生员抱着俩篮球从海里游回来了。
这事放在现在听都觉着玄乎,可当年真就这么厉害,硬是让他从鬼门关里爬出来了。
1949年10月底那会儿,解放军9000多人坐船去打金门岛,岛上的兵早修好了工事,大炮机枪架得密密麻麻。
船刚靠岸,就玩命开火,海面上炸得跟开了锅似的,头3天打下来,咱们的人死伤一大半,剩下的不是叫俘虏就是困在岛上没处跑。
胡清河跟着队伍冲上岸的时候才19岁,是个营里的卫生员,成天背着药箱子救伤员。
眼瞅着战友一个个倒下,他手里绷带根本不够用,最后腿肚子挨了一枪,叫国民党兵按在地上捆了。
因为国民党那边缺大夫,看他会包扎伤口所以就没杀他,给塞进118师当杂工。
可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一旦被压去,这辈子就别想回家了,他白天给国民党兵换药,晚上躺床板上琢磨逃跑。
奈何金门岛四面都是海,国民党把木头板子都编了号,连烧火的柴火都看得紧,有天他瞧见操场有人打篮球,突然灵机一动,这玩意儿能浮水啊!
从那天起,他就跟这较上劲了,还找当地捕鱼的打听,摸清了海水5天小涨潮、10天大涨潮的规律,涨大潮时候海水能漫过沙滩,游出去不容易被发现。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篮球,竟然有两个班轮流看管,但凡少一个全班都得挨罚,他耐着性子等了小半年,天天装得老老实实,连国民党兵崴了脚都帮着推拿。
直到1950年8月3号,正赶上他们班管篮球,他瞅准晚饭空当,偷摸把俩篮球内胆拆出来,用攒了半年的绷带捆身上,光着膀子就往海边窜。
看好有一天海水涨得比往常都凶,他把球胆吹得鼓鼓的,一头扎进黑漆漆的海里。
刚游出二里地,后头兵营就响枪了,子弹擦着耳朵飞过去,他死命抱住球胆,两腿蹬得抽筋也不敢停,海水灌得鼻子发酸,月亮照得海面泛白光,游着游着就分不清东南西北。
有一阵子浪头把他按进水里,差点憋死过去,脑子里闪过年牺牲的战友,牙一咬又浮上来了。
漂了整整一宿加半天,太阳晒得脑门冒油的时候,总算瞅见厦门那边的沙滩,爬上岸那会儿,他手指头都泡皱了,站都站不稳,拿膝盖跪着往前挪。
哨兵看见个黑乎乎的人影,差点当成特务开枪,后来查清楚身份,部队里头都炸了锅,金门战役打完10个月,居然还有人能从海峡游回来!
不过回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上头派人查了他3个月,生怕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
虽然最后证明没问题,但还是给安排到山东老家乡卫生院当大夫,等到1991年年开座谈会,当年战友见着他都抹眼泪,说老胡你这是拿命换来的造化。
要说这人能活下来,三分靠运气,七分靠死脑筋,国民党兵看守那么严,他愣是攒了半年绷带没被发现,海上游12个钟头没喂鱼,换别人早放弃了。
后来有记者问他咋坚持下来的,老头叼着旱烟袋说:“想想岛上那些没回来的兄弟,我这条命算白捡的。”
金门战役吃了大亏,后来解放军再打海岛就长记性了,侦察兵先把潮水摸透,工兵带着橡皮艇冲锋,再不敢光靠木船硬闯。
胡清河那俩篮球现在搁军事博物馆里,玻璃柜上头写着“信念重于生命”,倒是他本人看得很淡,晚年蹲在卫生院给人把脉,逢人就说:“能在大陆当个老百姓,比啥都强。”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金门战役史实》,人民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