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陈昌奉出生于江西省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他小小年纪便开始独立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15 19:06:48

1915年,陈昌奉出生于江西省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他小小年纪便开始独立,在那段日子里,他家乡的底层老百姓生活十分的艰难。

直到红军的到来,才打破了现状,当时才12岁的陈昌奉,看到了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们,小小年纪的他心中,也燃起了一股火焰,于是在14岁那年,他参加了红军。

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陈昌奉对革命却抱有极其坚定的信念,而从1930年到1936年这6年的时间里,陈昌奉一直担任毛主席的勤务员、警卫员的职务,小小年纪的他,之所以会被选中担任这一重要的职务,是因为他从不抱怨现状,且默默奉献的精神,正是因为他这些朴素的优点,毛主席也极其欣赏他。

1934年,陈昌奉接到了一个任务,组织命令他跟随毛主席前往会昌进行调查研究,为期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成长了不少,但随着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战士们被迫踏上了艰难的长征路,而他也因此一直守卫着毛主席的安全,直到队伍成功会合。

成年之后,陈昌奉便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党员,不过,毛主席也考虑到了他的优异表现,把他安排进了培养干部的学校进行学习,在有了知识和文化的同时,陈昌奉也坚持进行体能训练,在学业完成之后,他进入到了部队之中,从一名班长做起,后来又担任了指导员的职务。

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陈昌奉成为了一名军事指挥员,面对着凶悍的敌人,他始终沉着冷静,运用自己的军事智慧,带领战士们奋勇杀敌。

而他的军事谋略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但随着形势的变化,陈昌奉从一开始的前线作战,到后来回到了后方进行管理工作,但不管自己身处何方,他总是认真地对待工作。

战争结束之后,我们的新中国终于成立了,由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优异表现,陈昌奉被派往了山东省任职,先后担任了省公安局教导团的副团长、公安总队总队长、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的职务。

在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仪式上,陈昌奉被授予了上校的军衔,虽然军衔并不高,但是他却被授予了二级八一勋章,而这个勋章在此之前,只颁给营级以上的老红军,如此不对等的军衔和勋章,也让不少人对此持有异议,面对着不好听的声音,陈昌奉只表示,自己不管被授予什么,都非常的荣幸。

1958年的一天 ,毛主席来到了济南视察,而他也想起了曾经保护过自己的警卫员——陈昌奉。

不久后,陈昌奉就收到了要去见毛主席的消息,满怀激动的他,立刻从潍坊赶到了济南,面对十多年未见的敬爱的毛主席,陈昌奉的眼中不禁噙满了泪水,但他还是用标准的军礼向毛主席致敬。

在之后的对话中,毛主席就像是老朋友一般关心着陈昌奉的近况,在重逢的最后,毛主席还用殷切的话语叮嘱陈昌奉,不管身处怎样的职位,都要将人民放在心中,一定不能将红军的老传统放下,要全尽心竭力的对待工作,为老百姓谋福利。

而听到这些叮嘱后的陈昌奉,一脸坚定的地向毛主席保证,自己一定会完成任务。

1964年,陈昌奉又被授予了大校的军衔,随后,他的职位也得到了提升,直到1972年,陈昌奉收到了上级的调令,命他担任江西省的省委书记,但正省级的待遇,只有上将级别的干部才会有,如此跨级别的调令,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人事安排,其实是毛主席决定的,因为他知道陈昌奉完全有能力胜任,所以他想给陈昌奉一个机会,让他证明自己,而事实也证明了毛主席没有看错人,在任职期间,陈昌奉将工作完成地十分出色,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86年的年底,72岁的陈昌奉在武汉病逝,而在他的一生中,党的光辉一直照耀着他,让他从迷茫走向了坚定,并用自己的一生,尽心竭力为党和国家奉献。

而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令人敬佩,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始终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艰苦奋斗,向他们致敬!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