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一航班超售一人,工作人员喊话:谁愿意改签,补贴1500元并安排住宿。没想到,话还没说完一小伙就跑过来,直接把票交给了对方!网友:我遇见过一次补贴2000元,还提供住宿的,但我怕被骗,竟然拒绝了! 最近,在福建一个机场,飞重庆的航班登机口那里,工作人员拿着喇叭说飞机票卖多了一张,有没有旅客愿意改坐明天的飞机,航空公司给补1500块钱并安排住宿。 这话刚说完,人群里一个小伙子立马就挤了上去,二话不说把登机牌递过去了,动作快的好像生怕这好事儿被别人抢了。 这小伙子脑子转得快,他这趟行程不急,用一个晚上不住宿的时间换来一千五百块现金,外加吃住全包,这笔账算下来对他来说挺值。他这一“抢”,自己得了实惠,也帮航空公司解了围。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想:这航空公司怎么回事?卖票还能卖超了?其实这在航空业里头不算新鲜事,有个专门的说法叫“超售”。 道理也简单,航空公司根据以往经验,估摸着总有些人会临时改主意不飞了,或者路上耽搁赶不上飞机。为了不让座位空着浪费,也为了尽可能让每趟航班都满载,他们通常会比实际座位数多卖几张票。 这在全世界都挺常见,也有规矩管着。说白了就是航空公司根据大概情况做的一种经营策略。 当然,这种估算总有不准的时候。万一大家都准时来了,飞机就真装不下了。这时候航空公司就得解决问题。他们一般会先找找有没有自愿改签的旅客,就像福建机场这次一样,拿出补偿来吸引人。 这个补偿通常是现金,再加上解决改签后产生的食宿问题。这补偿拿还是不拿,就看个人情况了。像那位小伙子时间宽裕,觉得用时间换钱合适,他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说起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还真不是孤例。福建小伙拿到的1500块加食宿,算是国内航班比较常见的补偿方案。但要是换到国际航班,尤其是飞欧美的长途线,那“馅饼”可就大多了。 我听朋友讲过,有次他飞美国,航空公司超售严重,现场征集志愿者,补偿直接开到几百美金的代金券,外加当天升级酒店住宿,还不行就继续加码,甚至给现金。 遇上欧盟的航班,人家有规定(比如EU261规则),非自愿被拒载的补偿金额是和航程距离、延误时间挂钩的,最高能到600欧元,这诱惑力可就不一样了。 而且登机口那个场景有时候真跟个小型拍卖会似的。工作人员看没人应,补偿价码一点点往上抬,从几百加到一千,再看看大家反应,甚至可能给到两千或者等值的代金券、里程。 这时候,就不光是“先到先得”了,还得看谁沉得住气,谁对自己的时间估值更高,或者说谁更擅长这场临时的“博弈”。 那位福建小伙动作快,可能也是怕夜长梦多,或者觉得1500块已经达到了他的心理预期。 但换个场景,没准儿真有人能“等到”更高的价码。当然,这其中的风险就是万一航空公司按规定直接指定了旅客,那可就没得商量了,补偿可能还是那个基础标准。 咱们设身处地想想,拿到这笔补偿除了现金和免费食宿,还得考虑隐形成本。 比如,多出来的一天,原本计划好的行程被打乱了,可能错过了重要的约会,或者后续的酒店、租车都得调整,这中间的麻烦也不少。 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和餐食,也未必尽如人意,可能就是机场附近的标准酒店,盒饭套餐。所以划算不划算,真得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对“麻烦”的容忍度。 有些人时间自由,多待一天权当是免费旅游了;有些人视时间如金钱,任何计划外的打扰都是损失。 所以这不仅仅是航空公司一种精明的运营策略,也映照出咱们现在出行的一种常态: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也可能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小确幸”。 来源:法治进行时2025年4月14日
近日,福建一航班超售一人,工作人员喊话:谁愿意改签,补贴1500元并安排住宿。没
住顶楼小邹
2025-04-16 02:34:06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