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人到南京某银行打算取107万元现金。客户经理刘惠锋发现,老人的存款再有一个月就到期了,现在取款将损失十几万元的利息,可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坚持要取出来。刘惠锋怀疑老人可能遭遇了诈骗,但无论他如何劝说,老人都不听劝。无奈之下,刘惠锋只好报警寻求帮助。 眼看着一百多万存款再有一个月就能连本带息拿到手,谁会愿意损失十多万利息,非要提前取出来呢? 就在南京一家银行,那天,一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找到银行客户经理,说要取出自己名下一笔107万的定期存款。 客户经理刘惠锋一查系统,发现这笔钱一个月后就到期了,现在取出来,光利息就要损失十万多块,这对谁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 到底有什么急事,让她宁愿亏这么多钱也要取? 刘惠锋将利息损失情况向老人仔细解释,又试着问她钱取出来是要做什么用途。可老太太说话含含糊糊,问她钱要转给谁、干什么用,她就是不说清楚。 这种刻意躲闪、含糊不清的态度,让刘惠锋心里起了疑,他平时处理类似情况有经验,感觉老人八成是遇上电信诈骗了,骗子很可能用了什么吓人的借口,逼得她这么不顾一切。 可不管刘惠锋怎么劝,从各个角度分析提前取钱的代价有多大,想让老人冷静冷静,老太太就像着了魔一样根本听不进去,态度还是那么坚决。 眼瞅着好说歹说都没用,老人的养老钱随时可能打水漂,刘惠锋没犹豫,立刻报了警。 警察很快赶到现场,经过警方专业又耐心地询问,事情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老太太确实接到了骗子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说她涉嫌严重犯罪,必须把所有钱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才能证明清白。 这是典型的诈骗套路,虽然老套,但对不了解情况的老人还是很有迷惑性。 正是刘惠锋这份“多管闲事”的责任心和职业敏感,在关键时刻帮老人守住了她的血汗钱。警察的及时赶到,不仅成功拦下了这107万,也保住了那本该属于老人的十多万利息。 后来南京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还专门给刘惠锋发了奖,表彰他在紧要关头保护储户财产的行为。 事实证明,现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花样越来越多,骗子下手也越来越准。银行作为资金流转的重要枢纽,一线员工的警惕性和适时干预,往往能成为识破骗局、避免巨大损失的关键一环。 在每一个家庭中,对家中老人的关爱不仅在于生活起居,更在于常态化的防诈骗知识普及与提醒,大家一起把家里的防骗意识提起来。 来源:荔枝新闻【老人不要利息执意取107万银行报警】
近日,一位老人到南京某银行打算取107万元现金。客户经理刘惠锋发现,老人的存款再
住顶楼小邹
2025-04-27 10:33: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