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开国中将原成都军区司令员梁兴初将军的夫人任桂兰身穿军装在家中的照片。 梁兴初,原名梁兴柞,1913年诞生于江西吉安。从1930年至1940年代,梁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次重要军事行动中扮演了英勇的角色,特别是在反“围剿”战斗中表现出色。 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期间,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他不顾自身安危,冲锋陷阵,成功突入敌阵。这场战斗中,他身中三枪,仍旧坚持战斗,最终被战友们抬下战场。在伤愈后,梁兴初曾在村外散步期间,遇到一名因丈夫病重而出售家禽遭骗的妇女。他听取了妇女的经历后,被其遭遇激起了愤慨,于是慷慨地将自己仅有的银元赠给她以解其燃眉之急,并从欺骗妇女的地痞手中夺回了假银元。 1931年的第三次反“围剿”中,梁兴初担任主攻角色。在一次激烈战斗中,梁兴初再次负伤,被误认为牺牲。然而,就在被战友悲痛地抬离战场时,梁兴初奋力站起,继续指挥着战斗,最终带领部队取得了胜利。战后检查发现,左胸内衣口袋中的那枚假银元意外地挡住了致命子弹,从而奇迹般地救了他一命。 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梁兴初已是一名指挥官。在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数日后,梁兴初冲出战壕时,胸前再次中弹。这次,同样的假银元再度保护了他,使得他能够幸运地存活,并与战友们重聚。 1948年黑山阻击战中,梁兴初作为部队指挥官,面临着战况的残酷和部队的巨大压力。在严冬里,他在部队中发现了一个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兵。梁兴初立刻命令随行人员提供一件军大衣给她披上。 同年,梁兴初再次访问第28师,该师当时负责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伤亡惨重。在一次经过救护所的巡查中,梁兴初注意到一名女护兵在使用烧热的砖块包裹棉花为伤员的伤口保温。女护兵忙于工作,未能立即回应梁兴初的称赞,但最终她表明自己正全心投入于救治伤员。梁兴初得知她叫任桂兰,并对她的职业精神表示赞赏。 任桂兰,原籍山东,少年时随父母逃荒至哈尔滨,经历家庭变故后,16岁参军,后曾在中山大学学习医学五年。 梁兴初的频繁出现在前线引起了政委周赤萍的注意。发现梁兴初眼疾,周赤萍安排任桂兰负责梁的眼部治疗,这使得两人的接触更为频繁。在相互扶持和共同面对战争的岁月中,梁兴初向任桂兰表达了结为革命伴侣的愿望。任桂兰虽然羞涩,但也接受了这一提议。 然而,战争的紧迫局势延迟了他们的婚礼,直到1949年9月,战争稍微平息时,他们才得以举行婚礼。婚后,任桂兰一直陪伴梁兴初,直至1985年梁兴初去世。即使在梁兴初去世后,任桂兰仍然坚守其遗愿,继续致力于他生前的事业和愿望。 梁兴初将军生前他是一位铁匠,后成为硬战的勇士,曾在山西的二线部队服务期间,拥有充裕的时间来整理他的战争资料和回忆。他的目标是编写一部传记,记录下那些牺牲和未牺牲的战友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光荣岁月。 然而,就在梁兴初将军返回北京的途中,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得他精心整理的19箱资料付之一炬。回到北京后,梁兴初不再提及这本传记的事宜,而他的妻子任桂兰也谨慎地避免触碰这一敏感话题。 梁兴初将军去世后,任桂兰每天都会沉浸在对丈夫的怀念中,常常凝视着丈夫的遗像,眼神空洞。在整理遗物时,任桂兰偶然发现了丈夫留下的一些未整理的材料,这些材料重新点燃了她的希望。她决定继续丈夫的未竟志业,完成这部传记。 1987年开始,任桂兰踏上了长达16年的采访之旅,她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访问了无数曾与丈夫交往的战友和民众。她的坚持最终凝结为一部长达40万字的《统领万岁军》,这本书详尽地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和人物。 《统领万岁军》成书后,任桂兰并未将其商业化。尽管有出版社希望购买出版权,但她坚决拒绝,她没有从中谋取任何利益。任桂兰坚持认为,这本书是为了纪念丈夫以及所有战友的英勇事迹,而非为了金钱。家人曾多次建议她在生前再版这本书,但她坚决拒绝,她说:“等我走了你们再印,只要我还在一天就不能再印,我要是走了,就管不了了。”
彭总本来确是想杀人立威的,毕竟四野横扫南中国以后,多少有点骄兵悍将的的意思,如果
【16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