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战功不多”却为何能当元帅?毛主席曾经讲过,只有周总理能比他厉害!那么为什么叶帅几乎没有指挥过大规模作战,却能位列十大元帅呢? 在1955年的中国,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授衔仪式揭开帷幕,标志着对一批军事和政治领导人的最高认可。在此次授衔中,叶剑英被授予元帅军衔,但他本人却试图婉拒这一荣誉,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和能力最适合担任大将。 十位被授予元帅称号的将领各有所长,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其中,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等人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而著称。这些指挥官不仅在多场关键战役中展现了他们的战术智慧和勇气,还因其在战场上的表现被军事界广泛认可。 另一方面,罗荣桓的成就则主要在政工领域突出。他的政治工作同样对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陈毅和聂荣臻则在军事和政治领域都有显著的表现。 聂荣臻在晋察冀区域长期兼任司令员和政委,而陈毅则从华野到三野的演变中一直担任重要角色,尤其在解放战争期间,与粟裕将军合作,连续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 朱德在军事生涯的后期虽然较少亲自指挥作战,但他对全局的把控和战略决策仍发挥着关键作用。贺龙在南昌起义和红二方面军的领导中显示了其军事领导才能,这些都证明了他在十大元帅中的重要位置。 叶剑英作为十大元帅之一,其成就在于其独特的贡献和领导风格。尽管与其他元帅相比,叶剑英在直接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方面的经历不多,但他在其他方面的贡献却是决定性的。 特别是在南昌起义期间,作为第四军的参谋长,他在背后支持起义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起义前夕,他得知了国民党内部对共产党成员的清洗计划。 通过及时向贺龙、叶挺两位共产党的重要将领传达信息,使他们得以逃脱国民党的监控和可能的逮捕,确保了他们能参与并领导起义。如果没有叶剑英的这一关键通报,贺龙和叶挺极有可能在起义前就被扣押,这将直接影响到起义的进行和结果。 南昌起义爆发后,叶剑英的作用并未止步。在起义部队撤离南昌向赣南进军时,叶剑英曾劝说张发奎将军不要追击起义军。张发奎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党军队的行动。 叶剑英的劝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发奎,减缓了国民党对起义军的追击力度,为起义军争取了宝贵的撤退和重组时间。 紧接着,叶剑英参与了广州起义的领导工作,与张太雷、叶挺等人共同推动了这一重大事件。通过这两次起义,叶剑英的领导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他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军事指挥和政治决策中,显现出其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后来的红军历史中,叶剑英再次展现了其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他发现了一份企图搅乱红军内部的电报。 叶剑英迅速将这份电报转交给了中央领导,这一举动有效地防止了可能的内乱,确保了红军的统一和力量。这一事件后,毛泽东等领导人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在关键时刻能保持警觉和明智的判断。 此外,叶剑英在政治领域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断力。他坚决支持党的决策,特别是在粉碎“四人帮”期间,叶剑英的行动对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这些贡献不仅得到了同僚的高度评价,也为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增添了光辉。 叶剑英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不止于此,他还坚定支持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行动显示了叶剑英不仅在军事上有着远见,也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叶剑英的军事职务包括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总参谋长以及解放军总参谋长,他是为数不多的同时担任过三支主要军队参谋长的重要军事领导。这一地位非常罕见,显示了他在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上的卓越才能。 关于十大元帅的授衔,叶剑英在授衔时已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他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在被提名为元帅时,他本人却提出降低自己的军衔,显示了他的谦逊和对历史评价的尊重。尽管如此,他的提议未被接受,他仍被授予元帅军衔,这一决定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毛主席是如何评价周总理的?他说:“我的接班人第三个是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国际活动方
【3评论】【14点赞】
zhdl
叶帅大智慧
茶者
叶帅[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