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小平逝世,薄一波含泪写下8个大字,究竟有何深意? 邓小平和薄一波初见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刘伯承和邓小平到晋东南开辟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来中共北方局报告决死纵队工作的薄一波,从此开启了两个人长达半世纪之久的友情。 “十二月事变”后,决死纵队归入八路军总部,从此,邓小平成了薄一波的直接领导,两人有了更多的接触。 1940年8月,薄一波率决死一纵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在这场战役中,决死一纵队的表现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表扬:“这支年轻的队伍,在作战、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和其他老部队一样,能够完成领导给的任务。” 1942年3月,邓小平到太岳区视察工作,薄一波作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全程陪同。 在此期间,阎锡山的晋绥军六十一军进犯太岳根据地,并与日寇勾结,多次袭击八路军,残杀根据地群众。 为了化解危机,邓小平主持召开了阎寨会议、石槽会议和中条会议,并亲自指挥了浮翼战役反击作战。 浮翼战役沉重地打击了顽军的反动气焰,成果阻断了他们投降日寇的意图,在太岳根据地的建设史上,写下了一页光辉的篇章。 薄一波全程近距离观察了此次战役,感受颇深。邓小平高瞻远瞩、果断行事的大家之风,令他终生难忘。 他说:“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和指挥的浮翼战役,把自卫、胜利、休战三个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抗战结束后,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担任司令员,邓小平任书记,薄一波任副书记。 上任前,任弼时特地找到薄一波谈话,要求他协助刘邓大军做好军内团结工作。 1945年8月25日,薄一波与刘伯承、邓小平返回太行解放区。 一到目的地,刘邓大军就打响了著名的上党战役,为毛泽东重庆谈判提供了有力的筹码,随后又马不停蹄组织了平汉战役。 邓小平凭借过人的谋略,争取到了高树勋高举义旗、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分化、瓦解敌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高超的韬略,使薄一波钦佩之余,获益良多。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帷幕,胜利地打开了南下的通道,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壮举。 在此期间,薄一波留守后方,为前线部队补充新兵、保障后勤,为大军顺利南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援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 邓小平、薄一波在工作上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1953年,薄一波再一次成为邓小平的助手,协助其领导铁道部、交通部和邮电部的工作。 60年代初期,为了克服“大跃进”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伤害,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条例。 其中,薄一波受命主持起草的《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两人英雄所见略同,很早就提出了相似的主张。 在后来回顾这段往事时,薄一波曾说:“我的许多工作是在小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由我具体负责制定的《工业七十条》,就是如此。小平同志后来告诉我,毛主席直到逝世前,身边还放着《工业七十条》。” 十年浩劫结束后,薄一波等来了平反,他带着邓小平的厚望,走上了国务院副总理兼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的位置。 为了不负所托,逾古稀的薄一波四处奔波,足迹遍布山西、内蒙、湖北、苏杭等地,不顾疲劳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考察,听取各种群众意见。 回来后,他写出了《三十年经济建设的回顾》一文,对推动全党思想调整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表扬。 中国进入历史转折点后,邓小平提出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 这个大胆的决策当时在党内遭受了不少质疑,许多人担心特区会成为新的“租 界”和“殖民地”。 有些人甚至直言:“这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 在关键时刻,薄一波给予了邓小平极大的支持。他亲自去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考察,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献计献策。 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后,薄一波作为邓小平的助手,主持日常工作长达十年。 每当回忆起中顾委十年,他总是心潮澎湃:“小平同志是中顾委的灵魂。我们相交甚笃,他给我的教诲,我终生难忘。” 1997 年2月,邓小平与世长辞,薄一波十分悲痛,写下八字挽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送给夫人卓琳,表达自己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在薄一波眼里,如果说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那么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连马克思老祖宗都没有给出答案。而邓小平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这个世界性难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谓是立“非常之业”、成“非常之功”。
1997年邓小平逝世,薄一波含泪写下8个大字,究竟有何深意? 邓小平和薄一波
历史烽烟客
2025-04-17 13:29:46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