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彩绘四灵灯座,真武神灵是如何塑造的?

坚持走路 2025-04-17 15:05:05
P2-4,灰陶彩绘四灵灯座,东汉 P5,四灵瓦当(复制品),西汉 P6,玄武画像砖(复制品),南朝 P7-8,玄武石刻,宋代 P9-11,铜铸玄武像,宋代 P14,铜铸真武坐像,明代 P15,铜鎏金真武坐像,清代 P16,贴金木雕真武坐像,清代素 P17,三彩堆塑真武大帝瓷坐像,清代 【真武神灵的塑造】 真武,又名玄武,民间称为北帝、黑帝、玄帝、真武大帝、玄天上帝等。 真武的神灵塑造和功能定位历经了漫长的变化过程:上古时期称星宿神;战国、秦汉视为四灵崇拜;魏晋南北朝变为太上老君的护卫神;唐代成为北极紫微大帝的四圣神将;宋代时被赐封为“真武灵应真君”;元代更由“真君”升格为“玄天元圣仁威上帝”;直到明代,因明成祖朱棣视真武为明王朝的护国神灵而达至顶峰。与此同时,真武的化身、造像和真武灵应的传说也纷纷出现于民间,由此进入了真武崇信的全盛时代。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天象,把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称为“一周天”,并选取二十八组星辰作为观测四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又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并以动物的形象命名。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统称“四象”。 北方的一组就是玄武,形态如龟蛇合体,镇北方,主风雨。龟蛇相缠交尾的玄武形象在汉代已臻成熟,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龟蛇双重交尾的环状玄武图。 唐五代时,玄武仍被用来正四时、定方向,后发展为镇墓安宅的将军,位尊北极紫微大帝的四圣神将。至此,玄武逐步摆脱龟蛇形象,步入人格化尊神的塑造历程。 千百年来,真武从最初的星宿崇拜、龟蛇图腾,发展成为镇墓护卫、辟邪安宅的将军,从动物化走向人格化。 宋元时期,真武信仰开始从民间信俗和道教神祇,发展为帝皇敕封的国朝祀典。 明代,自国家到民间,对真武的神灵塑造和崇奉祭祀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真武也从武神演变为文神帝尊,从地域神演变为国家神。 佛山祖庙

0 阅读:1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