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杨老将价值30万的黄金打造成1000粒大米,并撒入5吨大米中,让大家进去淘“金米粒”,15人一组,每组15分钟,谁淘到了谁就拿走。网友们说,这也太浪费了,不值得提倡。杨老却说,这个举动就是要让大家懂得珍惜粮食。 据齐鲁壹点4月17日报道,一家艺术展厅里,人群络绎不绝,人头攒动,大家都在大米里寻找着什么。有人好奇,前去询问工作人员怎么回事。 对方说:“在大米里面藏着金大米,你们如果要参加‘淘金大米’的活动,就要去排队。我们是每组15人,用时15分钟,可以在里面寻找金大米,寻到了就可以拿走。” 大家听到后很诧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得知,出此奇招的是艺术家杨老。他说:“我们当下都崇尚物质和金钱,但却忘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其实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 这句话说得没有错,该给杨老点赞。但是,既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如此宝贵,那为什么要践踏呢?让这么多人轮番去踩踏呢? 杨老认为,这不是践踏,这是行为艺术。在大家寻找金大米的同时,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找到金大米的会欢呼雀跃,喜极而泣;而没有找到的肯定会感到失落,甚至留下泪水。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感受,让人们理解到我们所拥有、所获得的是多么来之不易,也是多么值得我们期盼和高兴。从而让大家理解大米在我们生活当中承载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要让年轻人懂得珍惜和感恩。 原来杨老是这样让大家理解大米的宝贵呀,这种思维也能让网友们稍稍理解了一点,但还是觉得有点哗众取宠。要知道,这可是五吨大米呀,活动五月底结束,这期间金米粒是否能够全部找到为大家所用不知道,但是这五吨大米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有人说:“别人踩踏过的,不可能再烹饪出来让大家吃吧,这样太不卫生了。”不过也有人反驳:“农民伯伯在晾晒大米的时候,经常在上面踩踏,其实无所谓了。” 但是杨老表示:“你们都说错了,这五吨大米我们不会浪费掉,也不会吃掉,我们会以艺术品的方式处理。”那问题来了,大米最大的价值不就是用来吃的吗?要是以艺术品的方式处理,不但占地方,也难以保存,这反而增添了负担。不过,艺术家的想法肯定是以艺术为主了,最后要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艺术方式处理,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案。 所以从前后来看,网友们还是觉得杨老的这个做法就是哗众取宠,浪费粮食,不值得推崇。虽然他表示是为了让大家体验粮食的不易,但是以这样的形式来体验是否有点太浮于表面了呢?还不如直接找一块地,让大家去栽种、去收割,大家就知道“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了。 当然,每个人所处的位置、所处的行业不同,看待问题就不一样。但是最重要的,这属不属于浪费粮食、亵渎粮食、践踏粮食呢?这个是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 1、杨老的行为是否属于浪费粮食? 《反食品浪费法》规定,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该艺术展用5吨大米供人踩踏寻找金米,虽艺术家称后续大米会以艺术品方式处理,不会浪费,但在活动过程中,大米被大量踩踏,存在损耗,这种行为是否符合该法律精神存疑。 从法律条文严格意义来讲,法律未明确规定此类艺术行为是否属于浪费范畴,但从立法目的看,其旨在减少食品浪费,而此活动大量消耗粮食,可能涉嫌违反《反食品浪费法》。 2、黄金奖励是否涉嫌变相赌博? 活动以找到黄金米就能带走作为奖励,吸引大量观众参与。赌博行为通常涉及以财物作赌注,输赢具有偶然性。 此活动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赌博形式,但参与者以获取黄金为目的,且找到黄金米具有随机性。 然而,其本身是艺术活动,目的并非单纯以财物输赢为结果,与赌博行为的本质存在区别,是否认定为变相赌博,需结合具体行为细节和司法实践中对赌博行为的认定标准来判断。 目前并无明确法律条文直接判定其为赌博,但在法律界限上存在一定模糊性和争议空间。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素材来源于:齐鲁壹点2025年4月17日报道)
“还是吃的太饱了!”3月30日,北京,一艺术家用500克黄金做出了1000粒的黄
【4评论】【5点赞】
岭南映山红
只要大家使用金属探测仪,分分钟就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