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酸!安徽,独眼女子去办残疾证,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你还有一只眼睛是好的,办不了残疾证!”女子情绪崩溃,发视频说:“我办不了残疾证,可我找工作别人都说我残疾不要!我离婚了还要抚养孩子,找不到工作怎么生活啊!” “残联说我还有一只眼睛是好的,办不了残疾证!可我去找工作,所有人都说我是残疾人不要我……”一位单眼失明、左耳失聪的女子在社交媒体上崩溃哭诉镜头前的她颤抖着摘下眼罩,露出萎缩的左眼,哽咽的说道。 这名女子姓张,来自安徽某县城。她的左眼因幼年意外完全失明,左耳也因中耳炎长期流脓导致听力丧失。 更令人揪心的是,她的父亲患有严重关节炎,哥哥和妹妹因精神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仅靠60岁的母亲在大棚种植基地搬运蔬菜,日赚80元勉强糊口。 “前夫嫌我残疾,孩子3岁就离婚了。现在女儿上小学,每天伸手要课本费、伙食费,我连30块钱都掏不出来。”张女士抹着眼泪说。 她曾尝试应聘保洁、包装工,但用人单位一见她的眼睛便直接拒绝。无奈之下,她将唯一的希望寄托于办理残疾证,却被告知“单眼失明不符合标准。 当地残联工作人员解释,根据《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单眼失明若另一眼视力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单侧耳聋同样不符合听力残疾标准。 看似“照章办事”的回复,却让网友炸开了锅: 有网友说:“失去一只眼睛不影响生活?让她蒙住右眼过一天试试!” 还有网友说:“标准制定者是否考虑过单侧残疾者的真实困境?” 更有医学博主指出,单眼失明会导致立体视觉丧失,患者无法判断距离,连倒水、下楼梯都容易摔倒,遑论正常工作。 事实上,这类“政策空白”并非个例。浙江一位因车祸失去右臂的男士,也因“左臂功能正常”被拒办残疾证;河南一名仅剩单侧肾脏的尿毒症患者,因不符合“双肾衰竭”标准无法申请大病补助……当冰冷的条文遇上鲜活的人生,规则与人性的冲突赤裸裸地摆在眼前。 “张女士的遭遇暴露了我国残疾认定体系的滞后性。”北京公益律师指出,现行标准制定于2006年,未充分考虑单侧器官缺损对生活能力的毁灭性打击。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国已将单眼失明纳入残疾保障范围,并提供职业培训、税收减免等配套支持。 令人欣慰的是,事件发酵后,已有安徽当地企业联系张女士提供居家手工岗位,某基金会也表示将资助其女儿至高中毕业。 但个体的善意终难替代制度性保障。不少人大代表呼吁: 应该将单侧器官残疾纳入评估体系,还应该建立“特殊困难群体”临时救助通道**,避免政策空窗期酿成悲剧,更应该对拒招残障人士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一张残疾证,对普通人而言或许只是一页纸,但对张女士这样的家庭而言,却是打破贫困循环的救命稻草。 我们的社会不能一边高喊“关爱残疾人”,一边用僵化的标准将他们推入绝境。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令人心酸!安徽,独眼女子去办残疾证,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你还有一只眼睛是好的,办
小张的社会
2025-04-20 14:10:31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