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按套路出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让盟友日本措手不及。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

环球新动向 2025-04-21 15:35:05

一向不按套路出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让盟友日本措手不及。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与日本政府官员就关税问题在华盛顿举行谈判。日方代表、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原计划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等官员在财政部举行会谈,但特朗普当天早些时候突然宣布,将参加此次会谈,并将谈判地点转移到白宫,这一举动让美日谈判颇具戏剧性。 日媒称,这一典型的“特朗普节奏”一方面是想将日本作为未来与其他谈判国谈判的试金石,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美国急切希望促成谈判的意愿。会谈期间,日方向其赠送了大阪世博会吉祥物“脉脉”存钱罐,特朗普回赠了数顶“MAGA”(让美国再次强大)棒球帽。

会谈结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会谈取得了重大进展”。日前,美国宣布对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暂缓征收“对等关税”90天,企图通过关税政策施压,在谈判中为其“交易”获得筹码。 诸多盟友中,日本第一个启动谈判,原计划让赤泽亮正倾听美方意见后,回国详细研究对策与筹码,再与美方磋商。然而,特朗普的出现不仅打乱了行事作风一向按部就班的日本的节奏,还毫无征兆地在贸易谈判框架内纳入了让日方分摊驻日美军军费等议题。 特朗普的出其不意让日本陷入被动局面。日本首相石破茂4月14日还在国会上意志坚定地强调“对于日美谈判不会急于求成,不打算做出重大让步”,这一硬气表态仅仅维持了两天就遭到美方“突击”,让其进退两难。 此前,石破茂多次在公开场合将美方超出预期的关税措施定性为“国难级”经济挑战。除美国强大的关税重拳外,日本国内正面临物价上涨等多重经济压力,作为基础民生的大米价格已连续14周攀升——被媒体称之为“令和米骚动”。多重危机叠加的背景下,石破茂政府能否打破僵局有待观察。

此行让日方最意外的是特朗普突然提出驻日美军军费问题。与赤泽同行的人员中并无防卫省官员,4月16日早些时候,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上宣称将“军费问题纳入谈判”。听到这一消息,日本防卫省官员坦言“没有做任何准备”,表示震惊。 让日本分担驻日美军军费是特朗普长期的主张,日本政府内部曾担忧美国会将其作为关税谈判的筹码,但石破茂坚持认为,美国始终向日本展现的是“军费由日本自主决定”的姿态,特朗普这一做法无疑是打他的脸。 4月4日,石破茂曾在众议院内阁委员会上表示,特朗普发布的关税措施“可以称为国难事态”。他强调,不仅是执政党,还需要集结包括在野党在内的超党派力量共同商讨对策。 特朗普此前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中,将对日本的关税税率设定为24%,超出日本预期。不少人说,特朗普加征汽车关税已经重创日本经济,而“对等关税”将更加雪上加霜。 目前,日本进口美国的电器、机械类等产品,关税税率相对较低或是豁免,但如果突然对这些商品征收24%的关税,影响极大。此外,在日本经济中占到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难以迅速改变供应链,如在美国建厂,因此与对美出口相关的中小企业或将面临巨大打击。 三菱UFJ研究与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小林真一郎在谈到特朗普关税的影响时表示:“第一阶段是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减少;第二阶段由于美国经济恶化,日本对美出口进一步减少;最终阶段是全球经济恶化,日本不仅对美国,对全球的出口都会减少。若发展至此,日本经济将面临相当严峻的局面。”

特朗普在上一任期也曾对日本施压,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因此追加采购了105架美国F-35战斗机。这一次,防卫省官员对美日谈判后进一步增购持否定态度,但也对无法提出足以说服特朗普的方案表示无奈。 日媒认为,美国急于在贸易谈判上取得成果,为此首先选择盟国中容易应对的国家日本,将盟国“工具化”,并根据其对美国经济贡献度来评估其价值。若盟国参与符合美国利益的经济体系并支付相应代价,美方将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 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学者佐桥亮看来,未来美方可能不仅仅要求日本多分担驻日美军军费,还将提出其他非常规要求。对日美同盟而言,当前面临的挑战已超越1980年代末被称为“漂流期”的日美贸易摩擦,日本将迎来史上最大考验的时刻。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因产业结构转型,日本加大家电、汽车等产品的出口,引发同美国之间的贸易战。随后美国施压,让日本施行自愿出口限制并自愿扩大进口。例如,日本在纺织品行业曾实行自愿出口限制并将工厂向中国和东南亚转移,随后又以自愿限制汽车行业出口来缓解贸易冲突。

日前,美方特别点名批评日本设置“大米700%关税”的贸易壁垒,怒斥日本征收“天价”关税,暗示将会对其进行报复。日本表示很委屈,解释称日本对大米实行关税配额制,每年免税进口77万吨大米,超出的部分才征收每公斤341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20日元)的关税。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大米价格飞涨,过去一年内价格已经涨了两倍多。加之大米市场封闭的出口政策——政府对出口大米提供高额补贴,导致出口美国大米的售价反而低于国内,但又严格禁止出口米转内销,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供应紧张。 一直以来,持续上涨的物价让日本老百姓苦不堪言,米价暴涨更是加剧了民生负担。 叶女士在北海道札幌经营一家名为“Panda家”(熊猫家)的中餐厅,主打川菜。每天前来就餐的顾客除了喜爱中餐的日本人,还有很多在北海道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下课后来这里点一份川菜套餐,可解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然而,叶女士告诉《凤凰周刊》,过去一年来,大米一直在涨价,尤其去年10月、11月最为严重——她经常购买的产自北海道的七星大米,价格涨到每10公斤7800日元左右。迫于无奈,一向以价格优势取胜的“Panda家”不得不调整套餐单价,以应对持续上涨的米价。

自去年夏季以来,日本大米价格持续攀升,日本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的大米库存陆续告急。去年8月传统节日盂兰盆节过后,媒体频频报道超市货架大米售罄的画面,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引发抢购潮,日媒将该现象称为“令和米骚动”。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