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立遗嘱的遗产,到底该如何分配? 家里老人突然走了,留下一屋子东西,儿女们围在桌前大眼瞪小眼,这存款、房子、金镯子到底该咋分? 就像过年包饺子没做记号,谁都觉得该多夹两个,可总得有个说道儿。 2020年上海静安某高档小区里,王先生突发心梗去世,留下市值1800万的房产和300万存款。 王先生父母早亡,妻子五年前病逝,现有三个子女和再婚两年的现任妻子陈女士。 大儿子拿出父亲生前微信聊天记录,父亲明确说过:这套房子早晚都是你们三兄妹的。大儿子主张房子属于他们三兄妹。 陈女士亮出结婚证,要求以配偶的身份,分走一半遗产。 二女儿突然带着智力残疾的儿子出现,要求多分份额照顾特殊儿童。这场没有遗嘱的遗产展开了拉锯战。 最终法院判决:陈女士先分得夫妻共同财产中的900万,剩余900万由陈女士与三个子女、残疾外孙均分,每人获得150万。 《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很多人觉得立遗嘱比较忌讳,生前没有订立任何遗嘱,突然无常现前,匆匆离去,留下的都是亲属的财产纠纷。 对于没有遗嘱的遗产,不是谁霸道就能多分,而是要按照法定继承来考虑。 首先,配偶要“拆解”夫妻共同财产,就像把连体蛋糕切开。 案例中,1800万房产属于婚后购买,陈女士先切走900万个人财产,剩下的900万才是王先生的遗产。 其次,第一顺序继承人全员到齐,配偶、子女、父母共同分割遗产。 案中陈女士作为现任配偶,与三个亲生子女、外孙(代位继承)组成五人继承团,平均分割遗产。 至于继子女能否继承,关键看是否存在扶养关系,本案陈女士再婚仅两年,继子女不在此列。 再次,需要考虑几个特殊情况。 一是要照顾生活困难且无劳动能力者,比如残疾外孙可以适当多分。 二是尽到主要赡养义务者优先,并会得到一定的照顾,例如常年照顾父亲的大儿子,可以优先考虑分配遗产,甚至还会多分。 三是有能力却不赡养者,就会酌情少分,例如子女存在虐待可者,一般会少分或不分。 为了避免这样的遗产纠纷,建议每两年更新家庭资产台账,特别标注婚前财产、父母出资购房等特殊资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微信遗嘱也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虽然网络留言不算正式遗嘱,但危急情况下的口头遗嘱,只要有两个见证人,同样属于有效。 生命从不会提前剧透结局,但我们可以给财产写好收件人。与其让亲人在法庭上争夺人生快递,不如趁早给每份爱意贴上清晰的目的地标签。 最好的遗产不是银行卡上的数字,而是不留遗憾的亲情。
未立遗嘱的遗产,到底该如何分配? 家里老人突然走了,留下一屋子东西,儿女们围
运良说是非
2025-04-21 16:58:05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