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期间,俄乌达成了30小时临时停火协议。然而,战场上的宁静却未如期到来,战火仍在熊熊燃烧。
据央视新闻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短短30小时内,俄军违反停火协议的次数超过2000次,其中包括大规模的炮击和突袭。而这些猛烈的攻击大多集中在波克罗夫斯克一带。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反驳称乌克兰在停火期间动用了“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发动攻击。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停火的一种破坏。特别是在顿涅茨克地区,乌克兰的袭击尤为猛烈。 显而易见,双方都试图将责任推给对方,临时停火形同虚设。这也让人不由得好奇:在这样复杂交错、彼此不信任的背景下,停火真的能实现吗?尤其是当每一次停火似乎都成为另一轮更大规模冲突的前奏时。 随着战争阴影笼罩,世界正在等待着下一个转折点。特朗普的表态,会扭转当前的局势吗?
在这场俄乌风暴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化身“和事佬”,试图以经济利益为杠杆使双方休战。他明确表示,希望俄乌本周停火,届时能开始和美国“做大生意”。 “做生意”无疑是特朗普抛出的一张重要底牌。
要说与乌克兰的生意,无疑是稀土矿产协议。乌克兰官方确认,他们已经与美国签署了一份意向备忘录,未来将设立一个用于乌克兰重建的投资基金,这笔资金将主要由美国控制并用于乌克兰的经济振兴。 而美国则希望通过这样的经济合作方式,让美国从中获取自然资源来做补偿此前对乌克兰的援助。 美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上长期依赖进口,成了桎梏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眼下,他的策略就是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来稳固稀土供应。在特朗普看来,这无疑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除了乌克兰,美国与俄罗斯之间也有买卖。普京的特别代表表态称,俄美之间已经就稀土金属的合作展开了初步讨论。不少美国企业对与俄罗斯的这类矿产交易表现出浓厚兴趣。 数据显示,俄罗斯拥有约2870万吨稀土储量,是个不折不扣的稀土大国。与美国的合作,无疑能为两国带来巨大的收益,并且减少美国在稀土资源方面的短板。 普京也深知,若能以稀土资源换取更大的经济合作和国际影响力,对于改善国内经济困境以及对抗西方制裁都有不小的帮助。因此,他对与特朗普的合作持开放态度,并愿意借此在全球资源博弈中获取一个更坚实的立足点。 但走经济合作之路是否就能顺利实现停火,还是个未知数。战争从来不是仅靠经济利益就能结束的,背后牵涉到的政治考量、军事博弈和国际关系复杂程度都不可小觑。
在特朗普看来,想要做“大生意”,前提是要先停火。但现在的问题是,一直信誓旦旦要推动俄乌停火的特朗普现在也怂了。 美国国务卿放话,如果俄乌和谈迟迟没有进展,美国将退出。 在当前俄军依然占据战场优势的情况下,乌克兰即便有美国的声援,也难以扭转劣势。如果美国真的采取观望态度,意味着乌克兰将失去一个强大的国际后盾,其战场处境将愈加窘迫。这不仅会削减乌克兰的外交影响力,还可能导致和平希望的进一步渺茫。 相比之下,普京有了更多的战略主动权。在与西方的持续对峙中,俄罗斯一直寻求扩大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如果特朗普“观战”,可能会直接打破当前的战略平衡,俄罗斯或许会趁机加强在前线的突破。
不过,在更多人看来,美国“退出俄乌和谈”的威胁,更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目的是通过施压促使各方妥协,从而实现停火。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做生意”的经济手段,还是“退出和谈”的强硬手段,都改变不了俄乌局势。从30小时临时停火期间的开火来看,俄乌都没有轻易放弃继续推进的念头,即便是特朗普也不会有什么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