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吴佩孚在逃往四川途中,遭遇大股土匪袭击,秘书长张启煌被打死。吴佩

潮女炫风尚 2025-04-21 19:28:45

1927年6月,吴佩孚在逃往四川途中,遭遇大股土匪袭击,秘书长张启煌被打死。吴佩孚抱着张启煌的尸体放声大哭,险些晕厥过去。 说起吴佩孚,北洋军阀时期的名头可不小。他是直系军阀的头号人物,巅峰时掌控华北和华中,手握重兵,连外国人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可惜,好景不长。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国民革命军一路北上,吴佩孚的部队挡不住这股洪流,接连失利。到1927年,他的大本营河南丢了,北京也保不住,只剩几千残兵败将跟着他四处流窜。没办法,他只能选择逃往四川,想在那儿喘口气,找个靠山喘口气。 吴佩孚为啥选四川?一来,那儿地形复杂,乱世中军阀割据,容易藏身;二来,他跟四川军阀杨森有点交情,指望杨森能拉他一把。可逃亡的路哪有那么好走?1927年6月,他带着两千多人,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路上还得提防北伐军的追击。更糟的是,四川那地方土匪横行,乱世里这些家伙专干打家劫舍的勾当,吴佩孚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简直就是块肥肉。 就在这节骨眼上,悲剧发生了。吴佩孚的秘书长张启煌,是他身边最得力的助手。这人跟着吴佩孚多年,办事牢靠,深得信任。那天,张启煌奉命骑马去前面探路,想看看有没有埋伏。谁知,他刚走到一条山路,就撞上了大股土匪。这些土匪见他落单,二话不说就动了手。张启煌虽然有点功夫,可哪架得住几十号人围攻?一阵枪响,他倒在血泊里,土匪抢了东西就跑,留下尸体没人管。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吴佩孚整个人都懵了。他赶紧派人去接应,可张启煌早就没气了。尸体抬回来时,吴佩孚扑上去,抱着张启煌嚎啕大哭,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喊得嗓子都哑了,差点没背过气去。旁边的兵将看着这一幕,心里也不是滋味。张启煌死了,对吴佩孚来说不光是丢了个帮手,更是断了条胳膊。这支本来就人心涣散的队伍,士气一下子跌到谷底。 这场袭击过后,吴佩孚的处境更糟了。他好不容易到了四川,想靠杨森站稳脚跟。可杨森也不是省油的灯,国民政府盯着吴佩孚,怕他死灰复燃,就给杨森施压。杨森扛不住,只好把吴佩孚送到大竹县,让他自生自灭。到了大竹,又冒出个军阀罗泽洲。这家伙看上吴佩孚手里的枪炮,派人来要一半。吴佩孚气得破口大骂,可手下人没斗志,他也撑不住,最后只能忍痛交出武器,才算脱身。 从这以后,吴佩孚算是彻底完了。他后来辗转到北平,想借张学良的势头翻身。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不战而退,吴佩孚彻底没了指望。日本人找上门,想拉他当傀儡,他倒还有点骨气,闭门不见。1939年,他在北平治牙时突然死了,有人说是日本人搞的鬼,也有人说是意外。不管咋样,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军阀,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回过头看,吴佩孚的失败不是偶然。北伐战争是大势所趋,军阀混战那套早就过时了。他打仗靠的是老派作风,讲义气、重面子,可面对国民革命军的组织力和民心,他那点兵力根本不够看。张启煌的死,不过是他倒霉路上的一块石头,真正压垮他的,是那个时代的大潮。他想靠四川喘口气,可乱世里谁都不靠谱,杨森也好,罗泽洲也好,个个只顾自己,谁会真心帮他? 再说张启煌这人,虽然是吴佩孚的亲信,但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他能当上秘书长,肯定有点本事,可惜命不好,撞上了土匪。乱世里,像他这样的人死得稀松平常,可对吴佩孚来说,这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抱着张启煌尸体哭的那一刻,吴佩孚估计也明白,自己这辈子算是走到头了。 吴佩孚的故事听着挺惨,但咱也别太把他当回事。他毕竟是个军阀,手上沾了不少血,割据一方的时候也没少祸害老百姓。他逃亡四川,丢了张启煌,哭得死去活来,可这不过是自食其果罢了。那个年代,军阀们你争我夺,最后都没啥好下场,吴佩孚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