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华,一个潜伏于宝岛台湾的女地下党员。 被派往台湾潜伏后,萧明华在台湾一所师

青史如烟吖 2025-04-22 00:52:19

萧明华,一个潜伏于宝岛台湾的女地下党员。

被派往台湾潜伏后,萧明华在台湾一所师范学校担任老师,平时,她就利用老师这层身份,暗中从事地下工作,默默收集关于台湾的军事情报,然后再通过其他地下党员,把这些情报传递给解放军。

在搜集情报时,原本一切都很顺利。

不过在1950年初,台湾的地下党员之中,出现了很多叛徒,在叛徒的出卖下,不少地下党员被捕。

而被捕的地下党员之中,有一小部分受不了敌人的酷刑,也选择屈服和叛变,由此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在这种恶性循环下,萧明华的身份暴露了。

1950年2月,几个便衣特务来到了萧明华家,看到萧明华时,他们冷漠地说:“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看到这几个特务,萧明华心中一惊,因为她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对方的身份,她这一去,除非投降,不然的话,等待她的将是无尽的折磨。

因为对方人多,萧明华知道,若是反抗,估计也是跑不了,而她手中没有武器,想自杀,也很难成功。

思索了片刻后,萧明华提了一个小要求:“好,我跟你们走,不过阳台有一件旗袍还没有收,能不能让我把旗袍收了,收完了,我马上就跟你们走。”

特务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毕竟,萧明华十分配合他们,而且在他们看来,不就是收一件旗袍嘛,也不是什么大事,浪费不了多少时间,就摆了摆手,让萧明华抓紧时间收好旗袍。

可特务们不知道,就是收旗袍这个简单的动作,萧明华已经把自己的处境传递出去了。

那时,萧明华与台湾的其他地下党员约定,她在阳台挂了一件旗袍,地下党员与她接头,如果看到阳台上有旗袍,说明萧明华还是安全的,可以找她。

如果没有旗袍,说明她萧明华可能出事了,与她接头的地下党员就要马上离开,不然就有生命危险。

萧明华被捕后,其他地下党员发现一直挂在阳台的旗袍不见了,顿时意识到,萧明华出事了。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也采取了许多措施。

萧明华的搭档,还一直在想办法营救她。

而萧明华入狱后,遭到了敌人的酷刑折磨,敌人为了让她屈服,动用的手段,也是非常残忍的,除了肉体上的折磨,敌人还企图让她精神崩溃。

为此,敌人连续折磨了她五天五夜,每当萧明华昏迷或者睡着了,敌人就把她打醒。在敌人的折磨下,萧明华精神恍惚,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

这时,萧明华忽然想起,她的搭档,十有八九在想办法救她,而敌人对她看守极严,萧明华知道,她的搭档救不了她,强行营救,还会把自己搭进来。

而萧明华的搭档手中,有50多份关于台湾的军事情报,这是这几个月来,萧明华和搭档一起搜集的。

这50多份情报,对解放台湾有很大用处。

因为敌人封锁了全岛,这50多份情报,就还没有送出去,萧明华认为,她的搭档,应该想办法把这50多份情报送出台湾,而不是把精力花在救她上。

为了提醒搭档,萧明华竟对敌人说:“别打了,我全招,不过我要见一个人,见完了,我就说。”

“谁?”敌人十分意外,他们原以为不可能从萧明华身上弄到情报,没想到萧明华突然屈服了。

萧明华说:“我的丈夫,于非,我想他。”

于非,原名朱芳春,之前,萧明华在学校时,朱芳春是她的老师,而萧明华也是在朱芳春的介绍下,才加入我党的,朱芳春是她的入党介绍人和上级。

被派到台湾后,朱芳春化名于非,为了更好地开展地下工作,萧明华和于非,就结为了“假夫妻”。

正在设伏营救萧明华的于非,听说萧明华要见她,也是十分意外,他二话不说,就来到了监狱中。

看到被打得遍体鳞伤的萧明华时,于非心疼不已,萧明华安慰道:“我没事,家里的鱼肝油快用完了,只剩下七滴了,你喜欢吃,就多买一点。”

于非一怔,因为他听出了萧明华的言外之意。

鱼肝油的“鱼”,与“于”同音,代指他于非。

在方言中,“七”与“去”同音,意为离去。

萧明华的言外之意很简单,就是让他于非赶紧想办法离开台湾,把手中的50多份情报送出去。

于非心中不舍,但看到萧明华的眼神,他只能忍痛放弃了营救萧明华,这时,敌人还不知道于非是地下党员,就没有难为于非。于非离开监狱后,特务就来到了萧明华面前,说:“人你也见了,快招了吧。”

萧明华一言不发,特务大怒,他们自知上了当,就派人去抓于非,准备用于非威胁萧明华。

而此刻的于非,已经离开了台湾。

敌人气得不行,就把年仅28岁的萧明华杀害了。

0 阅读:1
青史如烟吖

青史如烟吖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