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金门战役中9000名战士全军覆没,谁也没想到,10个月后,一名卫生员竟游回来了,在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胡清河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卫生员,但他可不是个等闲之辈,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经跟着部队出生入死,横扫了70多个战场,这一次,他又随部队来到了金门岛,准备通过这场战斗,彻底解放这片土地。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战斗竟然成了一场让人绝望的背水一战,国民党的援军就像潮水一样,把我军打得落花流水,我军奋勇杀敌,伤亡惨重,胡清河在战场上奋勇当先,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在身边,但他依然沉着应战,然而,十万火急之际,我军的援军却迟迟未到,最终,这场战斗以全军覆没收场,胡清河与其他幸存者也沦为了俘虏。 在敌人的战俘营中,胡清河的内心是无比煎熬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离这个牢笼,重回革命队伍,机会终于来了!他发现战俘营里有一条通往大海的水沟,于是,他开始暗中观察,记录下了潮汐规律,原来涨潮期间,这条水沟就能把人带到大海。 可是,光有水沟还不够,没有漂浮物,在大海里可撑不了多久,胡清河灵机一动,把主意打到了看守经常玩的篮球上,他趁看守不备,偷偷藏起了两个篮球,准备用它们来助他一臂之力。 就这样,胡清河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时机,终于,机会来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当涨潮的海水再次冲进水沟,胡清河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篮球在胸前,信念在心中,自由的曙光就在前方! 海水冰冷刺骨,波涛汹涌澎湃,但这些都阻挡不了胡清河追求自由的脚步,他在茫茫大海中浮沉,一次次被巨浪吞没,但又一次次重新浮出水面,十二个小时过去了,胡清河筋疲力尽,但他知道,自己离胜利已经越来越近了。 人们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话,用在胡清河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为了自由,为了信仰,他可以抛弃一切,即便是生命。 当胡清河终于爬上故土的那一刻,黎明的曙光照亮了他的面庞,尽管衣衫褴褛,尽管遍体鳞伤,但他的心中满是重获新生的喜悦,然而,他不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当胡清河回到部队时,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层层的审讯和怀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当过俘虏意味着背负骂名,意味着忠诚的试炼,幸运的是,胡清河最终通过了这场考验,但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失去了军籍,失去了党籍。 回到家乡,胡清河本以为可以安享太平,但现实再次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乡亲们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流言蜚语在街头巷尾流传,“胡清河是个懦夫,是个叛徒!”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 面对这一切,胡清河选择了沉默,但他的心中却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他要用行动证明自己,他要用汗水赢得尊重,于是,他又投身到了新的战斗中——建设家乡的战斗。 村里的桥塌了,胡清河第一个跳进河里抢修;村里的路坏了,胡清河挥锹铲土直到双手磨出血泡,村里要修水渠,胡清河昼夜不停地干到虚脱……就这样,胡清河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地融化着乡亲们心中的坚冰。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胡清河靠着自己的努力,重新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最让他感动的是,国家竟然为他平反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县里的领导亲自为他佩戴上了闪闪发光的奖章,这一刻,胡清河热泪盈眶。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人们终于可以跳出那个特殊年代的樊笼,去审视那段充满悲壮的岁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胡清河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身上,贯穿着信仰的力量,是信仰,让他在绝境中找到希望的光芒;是信仰,支撑着他一次次从泥潭中挣扎而出;也是信仰,引领着他在和平年代继续发光发热。
1949年,金门战役中9000名战士全军覆没,谁也没想到,10个月后,一名卫生员
林硕言
2025-04-22 13:00:28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