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终局博弈之地不在台海,更不在南海,而在美国的最大一张王牌

国际新鲜事短波 2025-04-22 13:42:36

就在前两天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中美关税战可能要结束了,称中国已经就关税问题主动寻求谈判,还十分冠冕堂皇地表示,他不想要关税继续升高,因为这样人们就不愿意买东西了。 尽管特朗普因为“偷鸡不成蚀把米”已经多次表现出了软化的态度,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仍然存在。

这些年来,美国或多或少的都曾将手伸到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上,毕竟对于中国来说,这两个问题都是涉及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其中,台湾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正因台湾和南海对中国的重要性,有观点认为,中美博弈的决战之地很可能就是台湾和南海,但事实上,真正决定中美两国命运的决战之地其实是日本。 台湾和南海问题为何无法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日本又在中美博弈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1. 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 南海被称为的亚洲的“地中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内含的各种珍稀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也让我国周边的几个小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垂涎欲滴。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南海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不曾遭到质疑,只有一直虎视眈眈的越南频繁跳脚。 但到了六七十年代之后,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被发现,加之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逐渐有了“谁掌控了南海,谁就掌控了东亚的未来”的说法。 也正因如此,几个与南海相邻的东南亚小国对南海产生了觊觎之心,妄图与中国争夺南海诸岛的全部或部分岛礁的主权。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美国对南海问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按理来说,南海争端本身与美国无关,哪怕他对南海有争夺之心,也没有任何的正当理由,插手南海问题对美国的好处不大。 但问题就出在南海争端中的这几个东南亚国家身上,要知道,不管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还是文莱,都是实打实的亲美国家。

不管在南海问题上中国能否胜利,美国都能够通过越南等国狠狠恶心到中国。 对于美国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越南等国能顺利争取到利益,这样美国就能够将手伸到南海,中国的国际贸易也会被美国恶意“卡脖子”。 为了帮助自己的“小弟”们,美国这些年没少在南海附近“搞事”,但是却没有一次真正动手。 明明只要拼死一搏,就有一定的概率能够重创中国,为什么美国偏就不动手?这个问题,估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几个小国也很想知道。 说到底,今时不同往日,建国初期乃至六十年代,我国的海军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到了这几年,我国不管是海军还是空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航母更是一艘接一艘的建。 再说了,在南海海域之内,我国可是主场作战,只要美国敢开第一炮,我国的导弹就能直接反击,我国轻易不动手,一旦动手必定是被逼急了,这一点,美国当然格外清楚,所以不可能在南海问题上和我国起正面冲突。

这也是为什么中美博弈的终点不会是南海了。 再来说台湾问题,在“台独”看来,美国在东亚有大量的兵力,假如两岸真的交火,他们的美国“爸爸”肯定会出手。 但是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的内政问题,美国不可能光明正大地插手如此敏感的问题,别看美国偶尔会表现出不在意国际舆论的态度,但那仅仅是针对“手无核武器之力”的小国。 以俄罗斯和朝鲜为例,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可是从来没有像当年朝鲜战争时一样派兵进入俄乌战场的,再说朝鲜,那是恨美国恨得明明白白的,就这样,美国也没敢帮着韩国统一朝鲜半岛啊。 其实从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上就可以看出来,美国现在不会在军事上轻举妄动,也不可能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正面硬钢中国。 既然如此,放出一枚足以牵制中国、恶心中国的棋子就成为了美国唯一的选择,而这枚棋子,当然是非日本莫属了。 2. 中日的多年恩怨 日本这个岛国,别看它地方不大,野心却一直不小。

早在东汉时期,中日之间就有过外交上的来往,但是当时的日本远不及中国汉朝强大,所以中日双方的关系是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日本虽然做着天朝上国的“下国”,却十分上进,不仅将自己的国王称为“天皇”,还将中国的治国理念、思想道德甚至是文字都一一学习。 到了明朝时期,倭寇频繁侵犯边境,连我们的附属国朝鲜都被其侵略,最后还是明朝派兵前去支援,才阻止了日本。 到了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之下,自诩天朝上国的清政府完全没有注意到日本的发展,还将其认为是弱小的蕞尔小国。 毕竟距离明朝逼退日本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清兵入关时,明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又怎么会害怕一个明朝的手下败将呢? 1894年,一场输得彻彻底底的中日甲午战争让清政府对日本有了全新的认识,但一切都已经完了,因为此时的日本,正计划着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这一次,它谋求的是吞并中国,不仅仅是中国的领土,还有中国的资源、中国的文化,日本对中国,从一开始的仰望的态度,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变成了完全俯视的态度了。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开始,根据“大陆政策”和日本侵华的作战路线,再加上国民党方面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在短时间内迅速侵占了东北,东北在后来也成为了日军731部队的驻地。 早在清政府时期,日本就靠着一次次的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掠夺了无数的金银财宝,这也成为了它发展经济和军事的“本金”。 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中华民族做的事情已经不能仅用“残忍”两个字来形容了,以至于“罄竹难书”现在多用来指日本了。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场史无前例、屈辱万分的侵华战争才终于结束。 然而,尽管日军从中国境内撤离了,日本对中国的野心却未曾熄灭,这么多年来,日本仍然在等待着下一个侵入中国的时机。 3. 从“对手”到“小弟” 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元气大伤,国内的军工设施被尽数收缴,驻日美军也进入日本,日本几乎丧失了对外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

其实在最开始,美国在东亚最想扶持的是蒋介石政府,毕竟中国和苏联是邻国,又地域辽阔,要是打起来也方便美军驻军。 但是让美国没想到的是,蒋介石率先发动内战,最后却落了个退守台湾的下场,美国提出要帮助其另立门户,将台湾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反而被满心想要打回大陆的蒋介石给拒绝了。 无奈之下,美国将目光又投向了日本,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中苏已经站在了同一战线上,虽然在美国的指示下,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封锁和政治封锁,但有苏联的援助,中国未必不能发展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唯一能够在东亚扶持的势力就只剩日本了。 此后,美国积极游说各国,帮助日本解决巨额战争赔款的问题,连最大受害国中国都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对日本的索赔。 最后,无债一身轻的日本得到了美国的全力援助,走上了经济复兴之路。

对于日本,美国的想法很简单,驻日美军虽然数量不足以发起对中国和苏联的战争,却能够监视中国和苏联,一旦中苏有异动,美国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得到消息。 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整个过程可以用跋山涉水来形容,所以很多的军需物资都并不十分充足,为了方便,这些物资后来大部分都在日本生产。 靠着朝鲜战争,日本发了好大一笔战争财,这也为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当然没有忘记当年珍珠港的教训,更何况,日本经济要想再往上走,不可避免的要和美国这个“老大”产生纷争。 无论日本有没有这个念头,美国都不可能容忍它继续强大,于是,美国利用“泡沫经济”做空了日本的经济,日本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再也没有了与美国一战的能力了。

如今的日本依附着美国,无论是钓鱼岛争端还是日本对台海局势的时刻关注,都证实着日本才是美国在中国身边安插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棋子。 即便我们解放了台湾,日本也会仍然紧咬着中国不松口,如果哪一天中美之间真的要爆发战争,日本就会成为美国侵入中国的“中转站”。 所以,要想真正砍断美国对中国的觊觎,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掉日本这个心头大患,而要达到这一点,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0 阅读:467
国际新鲜事短波

国际新鲜事短波

短波传递国际新鲜事,简洁明了,让您快速获取全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