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香港知名媒体《南华早报》报道了一则“爆炸性”新闻。没错,这里的“爆炸性”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南华早报》报道称,我国刚刚成功测试了一枚“非核氢弹”(原文如此),威力相比传统炸弹翻了15倍,同时也不至于像核弹那样产生一系列附带问题,是最完美的炸弹,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RT)”也转载了这条新闻。
看到这些消息的第一时间,想必不少老军迷朋友的第一反应是一头雾水。氢弹就氢弹,本身就是一种核弹,这个“非核氢弹”又是个什么东西? 氢弹作为一种核武器,与常规炸弹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核弹是基于核反应原理的,而普通炸弹则是基于化学反应的。 化学反应只涉及到分子的改变,不涉及到原子的改变,比如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分子和氧气分子被分解重组构成了二氧化碳分子,但是碳原子和氧原子依旧是不会改变的。 而核反应就是直接涉及到原子的改变了,主要就是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通过核裂变(原子弹)或核聚变(氢弹),直接重组成了新的原子核,诞生了新的原子。 从本质上来说,核弹和常规炸弹都不是基于同一个原理的产物(当然核弹里确实需要一定量普通炸药用于引爆),更不可能混为一谈,所以这个“非核氢弹”就很莫名其妙了,就像是“辣椒炒肉不放辣椒”一样。
有一种猜测认为,这里的所谓“非核氢弹”,其实指的就是传说中的金属氢炸弹,金属氢炸弹是以固态金属氢为核心爆炸物的新型武器,是下一代炸弹的发展方向。 其科学基础源于氢在极端高压下的物态转变:当氢气被压缩至超过500万个大气压(约地球内核压力的10倍)时,分子氢(H₂)会转化为原子氢的金属晶体结构,形成具有超导特性和超高能量密度的金属氢。 当使用金属氢作为爆炸材料时,爆炸时可通过化学键断裂瞬间释放能量,形成冲击波和高温 。据科学家估测,金属氢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高达218 kJ/g,是TNT炸药的25-35倍,也难怪被视为下一代炸弹的发展方向。 那么,《南华早报》报道的我国这一次测试的所谓“非核氢弹”,难道就是金属氢炸弹吗?答案恐怕还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金属氢的制备技术,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2017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所宣布成功制备了金属氢,然后搞笑的来了,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时,哈佛大学却给大家伙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研究团队宣称,由于保管不善,他们制备的金属氢,不幸丢失了,是的居然就这么丢失了。当然,到底是真丢失还是假丢失,谁也不知道,总之全世界看了个笑话,然后这事就不了了之。
好在2019年,我国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宣布,成功制成流体金属氢,这标志着我国在又一高新科技领域,达到了领先美国的水平。 然而,这并不代表金属氢现在就可以应用到“军用”层面,前面说了,现在金属氢的技术还处于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 首先,合肥研究所制备的金属氢是流体形态,就跟水一样,而这种流体形态显然不适合拿来做炸药。要知道,诺贝尔当年发明的液体炸药,就是因为在运输中事故百出,这才逼得他又去发明固体炸药。 其次,金属氢的保存非常麻烦,只有在超高气压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这一形态,无法在常温常压下保存,这是目前阻挡其投入实用的最大拦路虎。 最后就是,因为目前金属氢仅限于实验室微量制备,所以它的制备成本也是奇高无比,据称每一克的成本以亿为单位。 显然,金属氢目前还远远达不到投入实际应用的水平,所以说《南华早报》报道的我国新式炸弹,不可能是金属氢炸弹,这可能又是一出大乌龙。
既然这个新式炸弹并不是传说中的金属氢炸弹,那它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极大可能是军迷圈的老朋友——云爆弹。 所谓云爆弹,又称温压弹,或者是燃料空气炸弹,这种炸弹与普通炸弹有很大区别,普通常规炸弹填充的是TNT、苦味酸、黑索金之类的炸药,而云爆弹里面,填充的则是云爆剂。 像TNT这种炸药,它们是自带氧化剂的,不需要氧气,即使是在真空环境下依旧能爆炸。 但是云爆剂不一样,它和燃料其实是同出一脉,它是需要氧气的,因此云爆弹在爆炸的时候,会大量消耗周围的氧气,制造出一片真空区域。 这不仅可以使区域内的敌人窒息而亡,对那些侥幸没被炸死的漏网之鱼进行补刀,同时由于有一片真空区,外部的空气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涌入以填补真空。这又形成了一种内爆效果,可以做到再一次补刀,相当于可以爆炸两次。
因此,云爆弹的威力比常规炸弹要强得多,比如说美国最著名的云爆弹——GBU-43,绰号“炸弹之母”,爆炸威力相当于11吨TNT,能炸出3.1级地震。 云爆弹很早就加入了我军装备序列,比如97式云爆弹火箭筒,甚至还有云爆手榴弹,可以说早已普及。
虽然我国早已将云爆弹普及到了单兵领域,但是遗憾的是,我军依然缺少“炸弹之母”那样的重量级航空云爆弹。 问题不在于炸弹本身,而是出在投射平台上面。重型云爆弹重量奇大无比,比如炸弹之母自重超过9吨,我军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战斗机或轰炸机,可以携带这么重的炸弹,就连歼-16和轰-6K也不行。
所以我军测试的新型云爆炸弹,肯定会比炸弹之母小一圈,估计重量在不会超过4吨,这是歼-16和轰-6K的单个挂架能承受的最大重量。虽然比不了炸弹之母,但是威力依旧非常强大,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