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肯尼迪遇刺,他的头盖骨被当场掀飞,妻子杰奎琳颤抖着身子,迅速爬到车后方将肯尼迪的头盖骨捡了回来,就是那颗击中肯尼迪头部的子弹,当场就要了他的性命!这惨烈的一幕,永远地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约翰·肯尼迪,1917年出生在马萨诸塞州一个有钱有势的家族,家里九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父亲是个精明的商人兼政客,母亲则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家里从小就对他要求严格。他上的是哈佛大学,主修政治,成绩不算拔尖,但脑子活络得很。大学毕业后,二战爆发,他主动参军,在海军服役时差点丢了命——指挥的鱼雷艇被日军撞沉,他带着伤员游了好几公里才获救。这段经历让他成了战争英雄,也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加了不少分。 战后,肯尼迪步入政坛,先是当了众议员,后来升到参议员。1960年,他以43岁的年纪击败尼克松,当上美国总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他上台时正赶上冷战高峰,美国和苏联剑拔弩张,他那股年轻劲儿和演讲天赋让很多人觉得有盼头。他的“新边疆”政策喊得响亮,要搞经济、搞教育,还要送人上月球,确实激励了一代人。不过,他任期也没那么顺,猪湾入侵翻车,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把世界拖进核战,好在他沉得住气,硬是把危机化解了。 肯尼迪不光是个政客,还是个魅力四射的公众人物。他长得帅,笑起来很有感染力,夫人杰奎琳又是时尚界的标杆,两口子走到哪儿都吸睛。他在电视辩论上的表现更是开了先河,靠着风度和口才把对手比下去。那时候的美国人,真把他当成了国家的希望。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带着杰奎琳到德克萨斯州拉选票。那天他在达拉斯有个公开行程,计划是坐敞篷车巡游,跟民众打招呼。车队按计划行驶,一切看着都很顺利。结果,12点30分左右,枪声响了。子弹从远处飞来,第一发打中了他的脖子,第二发直接击中头部,当场致命。整个过程就几秒钟,车里乱成一团,杰奎琳吓得魂飞魄散,爬到车后捡丈夫的头骨碎片。特工赶紧把车开到医院,可医生一看就知道没救了,肯尼迪在下午1点被宣布死亡,年仅46岁。 当天,整个美国都懵了。电视直播中断,播音员声音哽咽,街上的人哭成一片。肯尼迪的死不光是个总统没了那么简单,他代表的那股朝气、那份理想,好像也跟着一起没了。很多人后来回忆,说那天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最难受的一天。 凶手很快被锁定——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一个24岁的退伍军人。他那天在附近一栋教科书仓库大楼的六楼开了枪,用的是一把廉价步枪。警察不到两小时就把他抓了,他当时还在一家电影院躲着。奥斯瓦尔德是个怪人,背景挺复杂,早年在美国海军服役,后来跑去苏联住了两年,还娶了个苏联老婆,回美国后混得不好,工作换来换去,对社会满肚子怨气。他被捕时一口咬定自己是替罪羊,说背后有大阴谋,可没等审出个所以然,两天后他就被杀了。 杀他的是杰克·鲁比,一个开夜总会的小老板。11月24日,奥斯瓦尔德被押送时,鲁比冲出来一枪把他崩了,当着警察和记者的面。鲁比后来辩解,说他是气不过,想为肯尼迪报仇。可这事怎么看怎么蹊跷,一个夜总会老板干嘛这么激动?有人怀疑他受人指使,要灭口。鲁比1967年在狱中死于癌症,啥也没交代清楚。 为了查清真相,政府成立了沃伦委员会,花了十个月调查。1964年报告出来,说奥斯瓦尔德是独狼,没同伙,动机就是个人不满。报告洋洋洒洒900多页,列了一堆证据:子弹轨迹、目击证词、枪支鉴定。可公众不买账,觉得漏洞太多。 肯尼迪死后,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当场在飞机上宣誓接任总统。他接着推行了肯尼迪的一些政策,比如民权法案,还把太空计划推到了高潮,1969年美国人登月,算是圆了肯尼迪的梦。但约翰逊也有自己的麻烦,越战越打越大,国内乱成一锅粥,他的名声远不如肯尼迪。 杰奎琳带着两个孩子低调生活,1968年嫁给了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算是彻底退出公众视野。她后来说过,肯尼迪死的那一刻,她的世界崩了,但她得撑下去,为孩子,也为丈夫的遗产。肯尼迪的葬礼在华盛顿举行,全球几亿人看了直播,那场面庄严又让人心碎。他的墓地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旁边有个永恒火焰,象征他的精神永存。 肯尼迪当总统不到三年,可影响深得不行。他那句“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成了经典,激励了无数年轻人投身公共事业。他的太空计划奠定了美国科技领先的基础,民权政策也为后来的平等运动开了路。更别提他那股乐观劲儿,冷战那么压抑的时候,他让美国人看到了希望。 但他的死也暴露了美国的问题。枪支泛滥、政治暗杀、权力斗争,这些阴影一直没散。很多人觉得,如果他没死,美国可能会少走些弯路。可历史没如果,肯尼迪成了个符号——一半是英雄,一半是遗憾。
1963年肯尼迪遇刺,他的头盖骨被当场掀飞,妻子杰奎琳颤抖着身子,迅速爬到车后方
历史有小狼
2025-04-22 17:22: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