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男子为了提高肉的新鲜度,购买45斤硼砂添加至生猪肉酱和熟猪肉丸中,被查时已

花开富贵有余 2025-04-22 18:49:14

广东,男子为了提高肉的新鲜度,购买45斤硼砂添加至生猪肉酱和熟猪肉丸中,被查时已销售4000多斤,销售额约9万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齐鲁壹点4月22日报道,在广东揭阳市,一名男子长期从事猪肉销售生意。他在这一行业摸爬滚打,想让自己售卖的猪肉颜色更鲜艳、更红润,从而吸引顾客购买。 于是,他绞尽脑汁寻找办法,最终想到了一个自认为既隐蔽又实用的手段——使用硼砂。硼砂加入肉中后,可以让猪肉看起来更红亮、更新鲜,不仅弹性变好,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男子了解这个原理后,先拿一部分生猪肉酱做实验。结果发现,添加硼砂后的肉酱效果显著,顾客也反馈肉酱颜色好、味道不错。 得到顾客认可后,男子使用硼砂更加得心应手。他又将硼砂加入熟猪肉丸中,原本缺乏弹性的肉丸变得韧性十足,口感大大提升,深受顾客喜爱。 就这样,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但他也时常反思,担心自己的行为被查处,思考如何才能逃避法律制裁。他深知在食品中添加硼砂属于制造有毒食品,一旦被查必定会被抓,但由于生意火爆、利润可观,他根本无法收手。 从2023年9月到2024年9月这一年时间里,男子轻松售出添加硼砂的肉制品4000多斤,获利约9万元,这样的销售成绩让他颇为得意。然而,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惹来麻烦,却依旧铤而走险。 在相关部门的一次突击检查中,工作人员在他的厨房里发现了一袋硼砂,随即扣留了4.06斤生猪肉酱和2.5斤熟猪肉丸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证实,这些肉制品中确实掺入了硼砂,男子的违法行为彻底暴露。公安机关迅速将其抓捕,因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需被追究刑事责任。 男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事实上,这一年来他一直胆战心惊,每晚都睡不安稳,时刻担心被查处。他原本想着多做几年,赚够钱就收手,却没想到仅仅一年就东窗事发。 做生意讲究诚信与良知,一旦动了歪心思,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终,一审法院判处男子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罚款18万元,并追缴1万元非法所得。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网友们议论纷纷。不少网友认为应该严惩该男子,虽然短期内顾客食用后没有明显不适,但长期摄入硼砂会引发慢性疾病,而且难以查出病因。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既然硼砂严禁在食品中添加,为何市面上还能买到?相关售卖商贩是否也应受到处罚?只有从源头进行管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1、男子在食品中添加硼砂的行为为何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硼砂被列入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属于法律、法规禁止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添加、使用的物质 。 该男子明知硼砂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仍添加到生猪肉酱和熟猪肉丸中并销售,其行为符合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要件,所以被追究刑事责任。 2、售卖硼砂的商贩是否也应担责? 售卖硼砂的商贩如果明知购买者将硼砂用于食品添加,根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规定,提供食品原料等,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共犯论处 。 若售卖商贩不知晓硼砂的用途,则不构成该罪共犯,但如果其售卖行为违反了其他相关规定,如未按规定经营化工产品等,可能会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比如依据相关工商管理法规被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 并且,长期食用含硼砂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所以这不能成为减轻处罚的法定理由 。只有存在自首、立功、坦白、认罪认罚等法定或酌定从轻情节时,才有可能从轻处罚。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0 阅读:45
花开富贵有余

花开富贵有余

花开富贵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