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咱们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课本里动不动就是陈胜吴广把剑往地上一插,李自成扛着锄头冲进紫禁城,可翻翻欧洲那些厚得像砖头的史书,农民闹事的动静就跟小猫挠门似的。这事乍看挺怪,仔细琢磨里头门道多着呢。
先说咱老祖宗这块地。你想想看,那些年但凡闹灾荒,县太爷还带着衙役催皇粮,地主老财玩土地兼并,愣是把庄稼汉逼成流民。黄巢带着几十万饿绿眼的汉子打进长安城,那场面可不是“活不下去”,是“横竖都是死,不如搏一把”。再看朱元璋捧着破碗要饭那会儿,但凡有口稀粥喝,谁愿意拎着脑袋造反?
转头瞧瞧欧洲那些庄园,农奴虽说日子苦,可领主老爷也得按规矩来。教堂尖顶底下立着《圣经》,农奴生下来就烙着“上帝安排”的印记。他们闹腾起来更像是讨价还价,1381年英国那帮起义农民,举着镰刀冲进伦敦城,张嘴要的居然是“每英亩地租不能超过四便士”。这要搁在咱这,早被当成要饭的打发了。
再说说这造反的“技术活”。咱这平原连着平原,黄河长江就是天然行军路线,陈友谅的战船能直接从鄱阳湖开到南京城下。可欧洲那地界,阿尔卑斯山杵着,多瑙河弯着,农民军还没凑够人,先得被山川河流扯成八瓣。当年德国农民起义,愣是被地形割裂成十几股,让贵族老爷挨个收拾了。
最要命的是文化里头的“造反基因”。咱这老话常说“皇帝轮流做”,刘邦原先就是个亭长,朱元璋更是要饭出身。可欧洲那边讲究“蓝血贵族”,老百姓骨子里觉着国王是上帝选的。法国大革命那会儿,砍了路易十六的脑袋,老百姓自己先慌了神,这没国王的日子可咋过?
不过话说回来,这两年考古队从敦煌挖出唐代借条,借粮还利写得明明白白。欧洲庄园账本里也记着农奴欠了多少鸡蛋。说到底,哪儿的百姓都是求口安稳饭,但凡有条活路,谁愿意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只是咱这土地太金贵,制度太严苛,硬生生把老实巴交的庄稼汉,逼成了改朝换代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