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521%关税,特朗普再现离谱操作,等不来北京电话就拿中国邻国开刀,关键时刻越南回应了。特朗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场关税战接下来又是什么走向呢?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2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经过长达1年时间的调查,他决定对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反补贴行为加征关税,其中马来西亚为34.4%、泰国为375.2%越南395.5%,以及柬埔寨堪称离谱的3521%的关税。
至于加税的原因,是韩国、瑞士和美国等7家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企业,指控中国公司通过这些东南亚国家企业对美国市场投放大量且不公平的廉价商品,损失美国太阳能领域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如今美国已经审查完毕,所以将“依法”对这些国家进行关税制裁,至于为什么柬埔寨的税率高的离谱,特朗普给出了6个字“拒不配合调查”。 而在21日当天,特朗普的另一条推文中写道,全球要主动联合起来抵制中国,应该和美国签署协议达成“关税豁免”,以及限制和中国的贸易往来。然而日本首相石破茂都拒绝对美国做出重大让步,代表团前往华盛顿和特朗普谈判还遭到羞辱,其他国家就更不敢和美国谈判了。
至于为什么是东南亚地区,特朗普的做法也是有讲究的。一方面,东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地区,而上述被制裁的4个国家又是东盟十国的核心成员,特朗普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威慑东盟和其他国家,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毕竟在特朗普看来,他已经承诺了“豁免关税”并且给出了90天的考虑时间,其他国家却没有纳头就拜就是对美国的不尊重,他必须得做点什么。 另一方面,在美国的产业链回流计划中,光伏领域本就是核心环节之一。早在2012年,美国就对中国公司展开了所谓的“双反”调查,逼迫中企将产业链迁移到了东南亚地区。在民主党执政期间,只要产业链不在中国就是成功,所以也就没有了后续。
但随着时间推移,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快速抢占美国光伏市场,2023年美国从4国的进口的光伏产品占全年进口的77%,而这些产品的制造加工也基本都是中国企业主导,这是特朗普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毕竟他要的是让美国制造业全面崛起,要的是产业链掌控在美国企业手中,所以4国就成了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强大阻碍,拿他们开刀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不过,3521%的税率固然吓人,但却失去了制裁意义,中国外交部早有说明,特朗普无厘头的加税方式就是“数字游戏”,超过了一定限度就失去了任何意义,中方也不再回应,相比柬埔寨也是如此。
至于“杀鸡儆猴”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有限,毕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战是全球性的,虽然只打了20天,但东盟十国也是受害者之一。尤其是越南,主动宣布对美国商品零关税,却依旧被加征46%的全商品关税,于是被当小丑戏耍的越南主动和中方签署了40多项合作协议,并和中国展开今年首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 这也引发了连锁反应,马来西亚和中国联系,双方签署了互免签证协议,这对贸易、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更加有利;柬埔寨则在外交声明中提及中柬铁路和航空等领域的新一轮合作。这些举动都意味着东盟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反而集体“倒戈”中国,实现进一步的互惠互利合作。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迷幻操作背后,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和关税战举步维艰的尴尬处境,不仅仅是东盟,日本、欧盟这些经济体也开始对美国不满甚至是保持敌意。4月23日就是中国邀请193个国家召开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的日子,这是一场中国主导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霸权的声讨,如果这场会议达成了共识,将吹响对美国的“反攻号角”,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