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夫妻之事雅称为周公之礼,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吗?周公的大名叫姬旦(注意,可不是

鲸鱼铲史官 2025-04-23 22:33:22

古人把夫妻之事雅称为周公之礼,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吗?

周公的大名叫姬旦(注意,可不是鸡蛋),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因为他的采邑在周,故后人称其为周公。

在将近3000多年前的周公时代,男女之间的关系还有点混乱,两个人组合成夫妻的时候,别说领结婚证了,就连5媒六聘都还没有,很是随意。

这样一来,往往两家有可能为争一个女子而大打出手,从而引发许多社会矛盾。

周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制定一套法规,将婚姻问题制度化。经过多方考察,参考各地的习俗,他制定了一条礼仪,称为“婚义七礼”。

具体来说,男女要想组合成夫妻并生儿育女,必须经过以下7个步骤:

他把婚礼分为七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很多人在古籍上读到过这些,但是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总是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

一、纳采

指男方向女方家庭提亲,由男方的代表或父亲会亲自或派人前往女方家,向女方表达结婚的意愿,并讨论婚姻的条件和细节。

这个步骤,跟现在农村的婚俗习惯仍有些相似,流传了2000多年。

二、问名

指男方询问女方姓什么,如果有名字的话,问她叫什么,没名字就问她排行第几,以确定女方的身份。

当时的女子大都没有正式名字,故嫁到婆家之后,通常以张大姐,李二姐,陈三姐……称呼。

三、纳吉

即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送上一些礼品,以表达男方对女方的尊敬和诚意,证明男方接受了女方。

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定亲时候送的彩礼。

四、纳征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人向来讲究礼尚往来,女方家庭接受纳吉后,自然要回赠一定的礼品,表示女方答应了这门亲事。

按当下的习俗来讲,男方向女方交了188,000的彩礼之后,女方退回了8.8万,就叫纳征。

五、请期

双方都没有意见后,男方派人再次前去女方家,索要她的生辰八字,再找算命先生给卜个卦,然后确定婚期。

这个习俗现在仍在沿用,在我们山东这儿,通常都是农历2月2前去请期,去的时候还要带一大堆的礼物。

六、亲迎

万事俱备之后,到了娶亲的这一天,男方会派代表团前往女方家里迎接新娘,需要有一定的仪式。

七、敦伦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上所有的步骤,都是为这个环节做铺垫的。

所谓的敦伦,说白了就是在洞房花烛夜做繁衍后代的事。“敦”字意谓勉励;“伦”谓伦常,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

为了让大家明白这7个步骤,周公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的妻子毅然拒绝,说什么也不肯配合,红着脸退了出去。

妻子不同意演试“敦伦”怎么办?,这时,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就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将其紧紧扣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葫芦。

他对众人说: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从而衍生后代。

从那之后,敦伦就被称为“周公之礼”。

不能不说,咱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也比较含蓄,把这么隐私的事情说成“行周公之礼”,听上去既文雅又通俗易懂,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0 阅读:1
鲸鱼铲史官

鲸鱼铲史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