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1岁的钱学森整日躺在床上,寡言少语,所以有人怀疑他得了老年痴呆症,于是找来医生测试。医生到了以后,问钱老100减7等于几,没想到钱老勃然大怒,大喊一声:“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众人先是一怔,随后便哄堂大笑。 钱老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从核弹到卫星再到航天工程到处都有钱老的身影,而到了晚年的钱老为国家的科研事业操劳过度,累坏了身体住进了医院,在住院期间,钱老每日寡言少语很少与人交流,家里人担心他患上老年痴呆症,于是让医生对钱老进行测试。 当医生问道钱老:“100减7是多少?”钱老不假思索回答说: “93,”大夫继续问:“93减7是多少?”钱学森迟疑了一下,答道:“86,大夫再问:“86再减7呢”。 这时钱学森发觉大夫似乎怀疑他的思维能力,拿这种测试小学生数学水平的题目对他进行测试,顿时脸露愠色,大声呵斥道:“你知道你问的是谁?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众人先是一怔,随后便哄堂大笑,这证明钱老并没有得老年痴呆。 钱老的一生都心系国家,原本他在美国获得了航空学和数学的双博士学位,更成为了享誉业内的空气动力学家,并在美国享有优越的条件。 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钱学森激动得夜不能寐,他毅然决定申请回国,然而美国政府却以莫须有的"共产党嫌疑"将他拘留,这一拘留就是整整五年,但是任何阻碍都无法动摇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决心。 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协调下,钱学森终于得以踏上归国之路,回国后的钱学森立即投入到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他参与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国防科技领域钱学森更是建树颇丰,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科技实力才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除了国防科技,钱学森在其他领域也有卓越贡献,1960年他提出了"工程控制论"理论,为中国自动化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理论至今仍在指导着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晚年的钱学森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工作热情,他住在航天大院的小房间里,四周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即便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仍然坚持到深夜研究问题,这种执着的精神感染了无数后辈科研工作者。 1985年,钱学森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讨论,至今仍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 钱学森的一生,始终坚持着"七不原则":不聚会、不题词、不写序、不参加评选会、不要任何头衔,不去外地开会,也不上任何名人录,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彰显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对科学的纯粹追求。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钱学森在北京溘然长逝,他的离去让全国人民为之哀悼,但他的精神他的贡献,他的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钱学森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发展,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贡献。 信源:山东广播电视报(晚年钱学森:“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2002年,91岁的钱学森整日躺在床上,寡言少语,所以有人怀疑他得了老年痴呆症,
戴梦维苏苏
2025-04-24 13:10:42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