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墓主人经过三轮确认: 就是狄仁杰的墓。 这是2023年专家组的盖棺定论。 既然有文物专家严谨的三轮论证, 为什么不高调宣传, 而选择悄无声息呢?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 谁知道墓主人已经盖棺定论。 要不是记者采访相关人员, 谁知道是专家学者的三轮结论? 那么,问题又来了。 1、专家学者的考古学术论文在哪里? 2、新的考古依据和考古发现如何确定是狄仁杰墓的?碳十四的检测是700-710年之间,薛怀义是死于695年二月,狄仁杰死于700年九月。这个上线也太精准了。 3、明代的一块石碑和一块叙事碑拓片能说明什么问题,已是学界早有的公知,缺乏可靠的证据。 4、盖棺定论的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应当召开记者,来回答民众关注的问题。 5、悄然挂牌,宣告是狄仁杰的墓,不太符合一贯的逻辑,起码有个新闻发布会或者通气会。 6、毕竟是饱受争议的墓主人,突然间盖棺定论,毫无征兆,毫无新的考古发现,显得随意性太强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如下: 1. 专家学者的考古学术论文: 目前相关论证细节尚未对外公布,所以考古学术论文也未公开。洛阳市文物局表示论证细节是否对外暂无法透露。这可能是因为专家团队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或者担心公布后引发更大争议。 2. 新的考古依据和考古发现: 当地文物部门称2023年组织的“狄仁杰墓专家组”,经过三轮现场辨识、碑文拓片比对及碳14测年,达成该墓为狄仁杰墓的一致意见。碳14测年显示墓室木材测定为公元700 - 710年,与狄仁杰去世年份(700年)高度重合。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砖砌穹顶符合武周时期一品官员规格,墓道两侧设龛存放仪仗,与“诏给班剑四十人”的史料记载一致。墓门处发现唐代佛教经咒刻石,印证狄仁杰晚年与佛教的微妙关系。不过,这些依据被部分人认为仍不够充分,缺乏墓志铭、陪葬品等直接证据。 3. 明代石碑的说服力:墓前有明代万历二十一年重立的“有唐忠臣狄梁公墓”石碑,部分人认为仅凭此明代碑刻断代,没有墓志铭或唐代文物佐证,结论较为薄弱,且存在后人因各种目的误立碑的可能。 4. 召开记者会的必要性:召开记者会可以让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直接面对民众的疑问,公开论证过程和依据,增加信息透明度,有助于减少民众的质疑和误解,提升公众对认定结果的认可度。 5. 挂牌程序的合理性:悄然挂牌确实容易引发质疑。举行新闻发布会或通气会能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让公众了解认定的过程和依据,也能体现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避免让人感觉过于随意。 6. 定论的随意性:由于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新考古发现,且存在多种争议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盖棺定论,会让一些人觉得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显得有些仓促和随意。 不过,“狄仁杰墓专家组”是经过三轮考古论证的,应该具有权威性。
白马寺墓主人经过三轮确认: 就是狄仁杰的墓。 这是2023年专家组的盖棺定论。
在哪里呢
2025-04-25 09:34: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