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中央决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可建成后人们才发现,纪念堂的选址居然是坐南朝北,而且纪念堂的高度为33.6米,这是为何? 传统建筑不都讲究坐北朝南吗?高度为啥不是整数? 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1976年,毛主席去世,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痛里。为了永远记住他,中央挑了天安门广场这块宝地。说起天安门广场,那可是新中国的“心脏”。1949年,毛主席在这儿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那以后,这里就成了国家政治文化的大舞台。在这儿建纪念堂,既是对毛主席的最高敬意,也是在告诉全世界:他和新中国的历史分不开。 纪念堂具体位置定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中间,正好卡在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中轴线这概念在中国建筑里老重要了,代表国家的命脉和民族的根。把纪念堂放这儿,意思是毛主席永远跟人民站在一起,永远是国家的领路人。这选址不光地理位置牛,精神意义也拉满。 说到朝向,毛主席纪念堂坐南朝北,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传统上,房子坐北朝南多好,晒太阳、聚人气,还显权威。可纪念堂偏偏反着来,这是为啥?其实,天安门广场是个大舞台,国家庆典、群众集会都在这儿办。想象一下,要是纪念堂朝南,大家集会时就得背对着它,这多别扭,跟尊敬毛主席的心意完全不搭。所以,设计者干脆让它朝北,面向天安门。这样,不管啥活动,人们都能同时朝向天安门和纪念堂,敬意一点不少。 这朝向还有更深的讲究。坐南朝北,像是毛主席一直看着天安门,看着新中国往前走。这种设计打破老规矩,却更贴近人民的心思,成了纪念堂的一大特色。 纪念堂高度定在33.6米,这数字听着挺怪,不是整数咋回事?其实,这高度是设计者反复琢磨出来的。天安门广场上已经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纪念堂不能太高抢了风头,也不能太矮没气势。经过测算,33.6米刚好能遮住正阳门屋檐,又跟人民英雄纪念碑搭得和谐,整个广场看着舒服。 纪念堂的建筑风格也很有说道。正方形设计,长宽各105.5米,对称得稳稳当当,看着就觉得踏实。前后各三道大门,既气派又实用,方便群众瞻仰。整体线条简单,没啥花里胡哨的装饰,但就是透着一股庄严肃穆劲儿。 里头的水晶棺更绝。选了江苏东海的高纯度水晶,加工得透亮,站在两米外都能清楚看见毛主席的模样。这样的设计,让人觉得他好像还跟大家在一起。这种用心,既是尊重,也是感动。 1977年9月9日,纪念堂正式开放,正好是毛主席去世一周年。那天,全国各地的人涌到天安门广场,瞻仰伟人。从那天起,纪念堂就成了人民心中的一座碑。每逢大日子,这儿都有仪式,大家缅怀历史,也给自己打气。纪念堂的设计和选址,把历史、文化和感情揉在一起,成了广场上抹不去的标志。
1956年,毛主席在怀仁堂看戏,突然停下来问周恩来一句:“恩来,刘嫂子在哪?”在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