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上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周昆来的画家,擅长画龙。他画的龙立体感十足,在层层云雾烘托下,威武霸气,栩栩如生。
但是,早先的时候,周昆来没什么名气,虽然画的水平很高,但赏识的人却很少,画也卖不上价。
为了扬名,周昆来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精心创作了一条飞龙画作,装裱好后,挂在黄鹤楼上,并标出一百两银子的高价。来黄鹤楼旅游参观的人很多,也有人很多人在周昆来的这幅画面前驻足。可是价格实在太高了,画挂了很久,也没有卖出去。然而周昆来并不着急,因为这些人本来就不是他的目标。
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个大人物。一位三品的按察使来黄鹤楼参观。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幅飞龙画了。仔仔细细鉴赏之后,按察使点点头,对左右说:“这画不错,的的确确值一百两。”
早就等候在一边的周昆来见状,立刻走上前去,将画取下,卷好递给按察使,说:“我故意标价一百两,并非贪恋钱财,而是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人识货。现在大人您就是第一个识货的,是我的知己。这画我不要钱,送给您。”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周昆来也由此一下子成为知名画家,身价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