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菏泽,一位小学女教师因为想要过另外一种人生,于是毅然辞职转行,没成想却成了一位跨国卖棺材的销售,她每个月都给工厂带来了3000多套国外的棺材订单,意外的转行非常成功,网友: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山东菏泽,一个名叫刘爱华的小学女教师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她辞去了稳定的教师岗位,投身于一个看似与教育毫不相关的行业——跨境销售棺材。 起初,这个选择在县城里引发了热议,亲朋好友纷纷质疑她为何放弃“铁饭碗”,去从事一个与生死挂钩的冷门行当,然而短短一年时间,刘爱华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她每月为工厂带来3000多套国外棺材订单,成功从讲台上的老师转型为国际市场的销售精英。 菏泽曹县,被誉为“桐木之乡”,拥有300万株泡桐树,这些树木生长迅速,三年即可成材,木质轻盈、纹理细腻,非常适合制作棺材,曹县的丧葬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宋朝,当地工匠制作的棺材就已名扬中原。 匠人们将这份手艺称为“做喜活”,每一口棺材都承载着对逝者的尊重,如今,曹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基地,拥有近7000家木制品企业。 过去,日本市场90%的棺材来自曹县,但随着日本需求趋于饱和,当地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欧洲,为刘爱华这样的从业者提供了新的舞台。 刘爱华的转行并非一时冲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热爱教育,却也对更广阔的世界充满好奇,2023年初,她听说曹县一家棺材厂招聘外贸销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应聘,没想到被录用。 面对亲友的不解,她坦然回应:“我想看看自己还能做什么。”这份勇气让她迈出了关键一步,进入工厂后,她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阴森,反而充满挑战与意义。 初入行,刘爱华面临不少困难,外贸销售需要一定的英语基础,还要熟悉欧洲各国的殡葬习俗,她从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外语,通过翻译软件与客户沟通。 她发现,德国客户偏好简洁的设计,意大利客户喜欢艺术化的雕刻,而英国客户常要求在棺材上加入家族徽章,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她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甚至学会了如何用专业术语描述棺材的环保性能,她的努力很快有了回报。 一位意大利殡仪馆老板原本只想采购木材,却被刘爱华的产品目录打动,直接订购了一批成品棺材,从联系到下单仅用了一个月,这笔“开门红”订单让她信心大增。 棺材出口生意有明显的淡旺季,每年夏季,订单稀少,工厂显得冷清;而从十月到次年四月,订单如潮水般涌来,车间常常加班加点,刘爱华所在的工厂是曹县的龙头企业,每年向欧洲出口数万套棺材,价格仅为90至150美元,远低于欧洲市场2000美元的售价。 这种价格优势让曹县棺材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然而,行业也面临挑战,2023年欧盟出台新规,要求棺材材料必须可自然降解,工厂技术团队连夜研发,在棺材底板中加入玉米淀粉以符合标准。 此外,海运费用高企,一个货柜的运费几乎相当于半车棺材的成本,刘爱华却乐观面对:“生死是人生大事,这门生意永远有市场,” 在工作中,刘爱华展现了惊人的适应力和创新精神,她通过社交媒体与客户建立联系,耐心地发送产品目录、解答疑问,开发新客户往往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沟通,但她从不急躁,一位英国老客户连续三年下单,还在圣诞节寄来贺卡,这让她倍感温暖。 为了提升服务,她主动学习欧洲的礼仪规范,甚至研究如何为客户定制个性化产品,比如在棺材内衬镶嵌水钻,或在棺盖上雕刻云纹图案,工厂也在她的带动下探索新方向,比如用竹材替代部分泡桐木以降低成本,或开发宠物棺材以迎合欧洲人将宠物视为家人的趋势。 这份工作让刘爱华对生死有了新的感悟,她曾看到工人们在棺材里放入干花,那是意大利客户要求的仪式感,她意识到,棺材不仅是木制品,更是生者对逝者情感的寄托。 正如曹县老工匠所说:“做棺材是为逝者送上最后一程的体面,”这份体面跨越国界,连接着不同文化中的人性共鸣,刘爱华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人。 她的成功打破了职业选择的传统偏见,证明了女性在任何行业都能绽放光芒,县里商务局甚至计划将“曹县棺材”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期待这一产业在全球市场走得更远。 清明时节,曹县的泡桐树开出淡紫色的花,刘爱华却无暇驻足欣赏,她忙着核对订单、与客户沟通,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发货单,她的电脑屏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川流不息。 从讲台到跨境电商,她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网友的评价或许最能概括她的故事:“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光明网——《山东姑娘从教育行业改行卖棺材,每年出口4万套到欧洲,回头客很多》
“讹人讹上瘾了!”江苏无锡,一名六年级学生在放学时不慎摔倒,导致牙齿断裂,嘴唇擦
【776评论】【28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