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海军一艘导弹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与以往美舰穿越台海时台湾当局的高调回应不同,此次台湾当局表现得异常沉默。台“国防部”仅发布简短声明,称“已全程掌握美舰动态,状况正常”,未做进一步评论。台湾“外交部”也未发表任何声明,甚至连惯常的“感谢美方支持”都没有提及。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更是未对此事公开发声,这种低调态度与此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顾历史,2024年5月赖清德上台后首次面对美舰穿越台海时,他曾公开表示“感谢美国支持台湾的防卫能力”,并借机强调“台美合作对抗大陆威胁”。 赖清德当局为何保持沉默?事实上,赖清德或许已经知晓了自己的结局,相比于美舰过境,他更关注内部,害怕着“张学良、杨虎城第二”的出现。 第一节:台海过境已成常态,赖清德更忧内部危机 美国导弹驱逐舰“劳伦斯”号于4月23日穿越台湾海峡,解放军东部战区一如既往组织海空力量全程跟监警戒,并在台海周边展开“联合战备警巡”,部分军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展现高压态势。台湾当局却一反常态,未作高调回应,仅由台“国防部”发布简短声明,称“已全程掌握美舰动态,状况正常”,赖清德本人保持沉默。
美舰穿行台海看似挑衅,实则缺乏实际意义。相比之下,赖清德更焦急于台湾内部的危机。首先,台军内部问题日益凸显。台“国防部长”杨念祖表示,台军缺乏训练有素的士兵,优秀军官和士兵的留任率低,需采取措施提升战备能力。 虽然没有证据显示近期出现“大批士兵辞职”的现象,但长期的人力不足和士气低落已是不争的事实。2024年9月3日,台湾事实查核中心辟谣关于台军大规模辞职的传言,但也指出此类谣言可能受到“认知战”影响,反映出台军士气问题的敏感性。
更令赖清德不安的是台军内部的亲大陆倾向。2025年1月16日,台“国家安全局”报告指出,大陆通过宗教团体和经济诱导渗透台湾,部分退役和现役军人可能被招募,增加了内部风险。2025年1月30日,台湾高等检察署起诉退役陆军中将高安国等人,指控其组建“中华民国台湾军政府”,涉嫌接受中共资金(约962万新台币)并计划在大陆进攻时配合解放军行动。 为应对这一危机,赖清德采取强硬措施,2024年6月他曾提出修订《反渗透法》,加强对军队和社会的管控。然而,这一举措也让台湾内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许多亲大陆人士被贴上“共谍”标签,社会氛围愈发紧张。赖清德此举显然是担心台军内部出现“第二个张学良、杨虎城”,即通过“兵谏”方式迫使其改变政策,甚至导致台湾“无血开城”。 第二节:台海军事对比逆转,台湾当局心态崩塌 近年来,台海军事对比已发生根本性逆转。2024年10月14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出动多型战机和舰艇,形成对台岛的“全方位威慑”。台“国防部”负责人曾承认,台军对解放军的“监控”仅限于“跟拍”,毫无实质威慑力。相比之下,美军在台海的行动空间被极大压缩。 此次美舰穿越台海,美国未高调声明支持台湾,仅表示“关注台海局势”,也未对解放军的反制行动做出强硬回应。这背后有中美关系的复杂考量: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双边关系紧张,美方可能不愿进一步刺激中国。
此外,美国内部对台政策的分歧也在加剧。早在2023年3月,《外交事务》杂志刊文讨论“弃台论”,指出台湾并非美国核心利益。曾在五角大楼大力鼓吹协防台湾的反华政客艾尔布里奇·科尔比也在2023年表示,美国应优先本土防御而非台湾。2023年CSIS报告显示,五角大楼推演台海冲突时,美军可能损失2艘航母,反映了美军对自身劣势的担忧。 美方对中国的军事发展表现出高度警惕。2025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声称,中国正在建立一支专门用于击败美国的军事力量,其高超音速导弹“可以在冲突的前20分钟内摧毁10艘美国航空母舰”,并称中国赢得了五角大楼模拟的所有战争游戏。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也表示,中国在军舰产量上超过美国,并能在第一岛链内否认美国的空中优势。
对此,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在2025年4月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我们对自身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希望美方不要患上‘迫害情结’,不要以别人为借口。”他指出,美国一些人总是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军队,炒作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这正是目前阻碍中美两军互动的障碍。张晓刚强调,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是中美两国最根本的共同利益,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特朗普本人对台湾的态度冷漠。他曾多次表示,台湾应“为美国防务付费”,并在2025年3月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迫使其与俄罗斯停火,引发外界对美承诺可靠性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美舰穿行台海不过是一种惯性动作,于大局无补。若美军真有强硬姿态,恐怕派出的不是一艘驱逐舰,而是两艘航母,且位置不会是红海,而是台海。
台湾当局的沉默,实质上是心态上的心灰意冷。赖清德可能已意识到其“倚美谋独”政策的结局。2025年4月2日,解放军模拟对“敌方目标”的精准打击,美国仅表示“关注”而未行动,显示其支持的有限性。 岛内民意也对赖清德日益不满,2025年3月,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警告,若两岸交流受阻,台湾经济将受重创,民调显示超60%的民众担忧冲突升级。赖清德若继续挑衅,可能如蟑螂般被碾碎。在大陆的重压下,台军内部若能涌现如张学良、杨虎城般有识之士,或许能避免两岸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