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口只有3亿,为什么能在消费力上远超咱们14亿人的中国?其实很简单,美国人花钱的能力和劲头,跟咱们比差别不小。主要就几点,收入高、消费习惯不同、市场环境有吸引力。 先说收入差距。2024 年美国平均工资约 5.9 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 43 万,而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才 12 万,私营单位更是只有 6.8 万。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但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蓝领和白领收入倒挂 —— 护士年薪 13 万美元,水电工能拿 10-15 万,跟硅谷工程师起薪差不多。 反观国内,送外卖的和坐办公室的薪资差距可能比中美还大。这种 “体力劳动值钱” 的分配模式,让美国普通人更敢花钱。 再说消费习惯。美国人借钱消费是祖传技能。信用卡普及率高达 80%,学生贷款规模 1.77 万亿美元,人均负债 3.8 万,有人 60 岁还在还贷。 这种 “寅吃卯粮” 的文化,让 3 亿人掏出了 17.8 万亿美元的年消费,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每天花掉 480 美元 —— 这搁中国,够一家五口吃一个月火锅了。 但代价也不小:2024 年美国信用卡违约率飙升,高利率环境下,40% 的人连 500 美元应急款都拿不出。 市场环境更是 “温柔陷阱”。美国服务业占消费 46.55%,光租房和医疗就花掉 6.8 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年 GDP 的一半。 但这些服务价格离谱:叫一次救护车 3000 美元,专科医生年薪 40 万美元,律师费一年 1.7 万亿美元。 反观中国,6.5 万亿美元商品消费里,3100 万辆汽车、3 亿部手机、1 亿吨大豆下肚,全是实打实的硬通货。这种 “虚胖” 的消费结构,让美国数据好看,但实际生活质量未必碾压。 不过真正的秘密武器是美元霸权。一件中国产 T 恤在国内卖 19 元,到美国标价 9.9 美元(约 72 元),跨境电商还能赚差价。这种汇率魔法,让美国用纸片换走全球资源。 更绝的是,美国政府靠印钞还债,31 万亿美元国债全靠全世界买单。这种 “空手套白狼” 的玩法,才是支撑其高消费的底层逻辑。 但这一切真的可持续吗?2024年美联储加息后,美国消费信贷需求暴跌,信用卡新增仅 2 亿美元,创三年新低。 而中国正在悄悄改变: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TikTok 让美国年轻人沉迷,名创优品在纽约时代广场开店,单店 GMV 是 2019 年的 1.5 倍。
最近看到一个美国人说的话,简直把我笑的不行了,他说,美国从来没有遇到过中国这样的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