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她竟然在丈夫和正室的饭桌前站了24年,直到儿子金榜题名才能坐下。去世下葬时,族人不让她的灵柩走正门,儿子趴在棺材上大喊1句话,族人吓得纷纷让道。 这是发生在晚清的真实历史故事,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元老谭延闿。 谭延闿出生于1880年,那天他的父亲谭钟麟做了一个梦,梦见嘉庆十年中探花的何凌汉前来拜访他。谭老爷由此断定,这个儿子将来会中探花。 但是,谭府其他人都对此嗤之以鼻,因为谭延闿的生母李夫人,是谭老爷众多妻妾中身份最卑微的一个。大家都不相信,通房丫头出身,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夫人,能养出一个探花儿子来。 虽然生下儿子,但李夫人并没有母凭子贵,她在谭府始终不受待见。吃饭时,她只能恭恭敬敬站在饭桌前,伺候谭老爷和正室夫人吃饭。等他们吃好了,自己才到杂房和下人们一起吃。 说来也怪,李夫人模样姣好,性格温顺,谭老爷却从不拿正眼瞧她,其她妻妾经常对她呼来喝去,就连下人也能欺负她。哪怕后来她又生下2个儿子,这种境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由于李夫人的身份卑微,谭延闿在家中也饱受冷眼。小时候,经常有人喊谭延闿“小老三”,即嘲讽他是庶出的意思,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不曾多看他两眼。 看过《红楼梦》的也就不难理解,同为贾政所生,嫡出的贾宝玉和庶出的贾环,在贾府的地位简直是天壤之别。谭延闿无疑就是另一个“贾环”。 李夫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有远见,她知道在封建社会,只有考取功名,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她告诉谭延闿:“你要努力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做个大人物,才算是争光争气,那我在谭家虽然吃苦也感到安慰了。” 谭延闿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的话对他刺激很大,他立誓要博得功名,在家中拿到话语权才能真正保护母亲。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谭延闿极其聪明,13岁那年一举考中秀才。谭老爷高兴极了,对谭延闿的态度有所好转。这更加坚定了谭延闿考取功名的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谭延闿24岁那年高中会元,打破了清代200余年来,湖南一直没有会元的尴尬局面,这下可给谭家挣足了脸面。谭老爷一高兴就发话了:“李氏夫人从此可以入正厅就座用膳。” 李夫人惊讶不已,自从她嫁进谭府,24年来都是站在饭桌旁边伺候,那天是她第一次坐下来和丈夫同桌吃饭,每嚼一口都感到眼泪要掉下来,太不容易了! 从那之后,谭延闿在家里有了足够的权威和话语权,他处处护着母亲,其他人也再不敢欺负李夫人。 谭延闿娶妻时,跟妻子提的唯一一个要求便是:善待婆婆。妻子也是个和善之人,尽心尽力伺奉李夫人,让她得以安享晚年。 母亲的遭遇让谭延闿恨透了封建的尊卑关系,在三妻四妾的风气中,他偏偏独树一帜,只忠于妻子一人。即使后来妻子早逝,他也不续弦,甚至拒绝了与宋美龄的婚姻,与之成了干兄妹。 可以说,母亲是对谭延闿影响最深的人,也是他最重视的人。 李夫人去世时,由于她的妾室身份,族人都反对她的灵柩从大门走。谭延闿不依,一定要为母亲争这最后的体面,为此差点和族人打起来。 谭延闿一怒之下, 爬到棺材上仰面躺下,命令扛夫起灵,嘴里大喊道:“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族人见状纷纷傻眼,知道阻止不了谭延闿,最终只能让步,让扛夫抬棺从族祠大门出殡。 都说母凭子贵,李夫人以卑微的身份嫁入谭家,幸亏养了个又孝顺又聪明又有能力的好儿子,才得以善终。谭延闿这份孝心,也将永远为后世所赞誉。
因为是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她竟然在丈夫和正室的饭桌前站了24年,直到儿子金榜题名才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4-28 17:00:53
0
阅读:33
W.K
照片是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