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对夫妇从洛杉矶入境美国被查了,因为他们每人携带9000美元现金(共1.8万美元)入境时没有申报,有人说入美可携带一万美元现金入境不需要申报,那是他对美国法律的误解,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入境美国时,携带超过1万美元以上现金必须申报,要注意作为家庭入境时的现金限额与个人相同。 先来说说美国的规定。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规定,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只要携带超过 1 万美元的现金(包括等值的外币、旅行支票等)入境,就必须填写 FinCEN Form 105 表格申报。这里的关键是 “家庭” 的定义,美国海关把夫妻、父母子女等共同旅行的人视为一个家庭单位,不管你们是不是分开携带现金,只要加起来超过 1 万,就得申报。这对夫妇每人带了 9000 美元,合计 1.8 万,明显超过了限额,却没申报,这就触犯了法律。 可为什么会有人误解呢?可能是因为美国法律里有个 “个人限额” 的说法,让人误以为每个人可以带 1 万而不用申报。但实际上,这个 “个人限额” 是针对单独旅行的人而言的,一旦有家庭成员同行,就必须合并计算。这就像你和朋友去吃饭,本来每人能点一道菜,结果服务员说你们是一桌,只能点三道菜,多了就要加钱。这种规定在中国人看来可能有点奇怪,但在美国就是这么执行的。 更让人头疼的是,美国法律还禁止 “结构化”行为,也就是通过拆分现金来规避申报。比如这对夫妇,每人带 9000 美元,看起来没超过个人限额,但合计超过了家庭限额,这就属于结构化。美国海关对这种行为零容忍,一旦发现,不仅会没收现金,还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指控。这就好比你把一个大西瓜切成两半,以为能蒙混过关,结果被人当场识破,不仅西瓜没了,还得赔人家钱。 再来说说美国海关的检查手段,那可真是防不胜防。首先,他们会观察你的行为举止。如果你在机场表现得紧张、眼神躲闪,或者回答问题支支吾吾,就可能被盯上。其次,他们会使用警犬来嗅探现金的气味。现金上残留的人体油脂和化学物质会被警犬敏锐地捕捉到,就算你把钱藏在行李箱夹层里,也逃不过它们的鼻子。此外,美国的银行系统会自动报告大额现金交易,如果你之前有过可疑的存款记录,海关可能在你入境前就已经盯上你了。 还有一点让人哭笑不得,美国法律对现金的定义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纸币,还包括旅行支票、现金汇票、可流通证券等。也就是说,就算你带的是支票,只要总额超过 1 万,也得申报。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本来以为带张支票就不用数现金了,结果收银员说支票也算钱,超过限额就得登记。这种规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尤其是习惯了使用现金的中国人。 那么,为什么美国要制定这么严格的现金申报制度呢?主要是为了打击洗钱、贩毒、恐怖主义融资等非法活动。美国政府认为,大额现金交易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通过申报制度可以追踪资金流向,防止非法资金流入美国。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设卡检查,虽然会给合法旅客带来不便,但能有效阻止罪犯通行。 不过,这种制度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有些人可能因为不了解法律而无意中触犯规定,结果面临严厉的处罚。像这对夫妇,可能只是想带点现金应急,却因为不知道家庭限额的规定而惹上麻烦。还有些人可能因为语言障碍或文化差异,无法准确理解申报要求,结果被海关处罚。这就好比你去国外旅游,看不懂当地的交通标志,结果被交警罚款,虽然你觉得冤枉,但法律不会因为你的无知而网开一面。 另外,美国海关的执法尺度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就算你申报了现金,海关也可能以 “来源不明” 为由没收资金。比如,你带了 2 万美元现金入境,申报了,但无法提供银行对账单或其他证明文件,海关就有权没收这笔钱。这就好比你去银行存钱,柜员说你没带身份证,钱不能存,还把钱扣下了,你却无处申诉。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美国法律对 “家庭” 的定义并不局限于亲属关系,只要是共同旅行的人,就算是朋友或同事,也可能被视为一个家庭单位。这就增加了申报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多人一起旅行的情况下。比如,一个旅行团有 10 个人,每人带了 5000 美元,合计 5 万美元,就必须申报。如果有人没申报,整个旅行团都可能被牵连。 总的来说,美国的现金申报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助于打击犯罪,维护金融安全;另一方面,它也给合法旅客带来了不便,甚至可能因为法律过于复杂而误伤无辜。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了解相关规定,避免携带大额现金入境,或者在携带现金时如实申报,准备好相关证明文件。毕竟,在美国这个法治社会,不懂法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
最近看到一个美国人说的话,简直把我笑的不行了,他说,美国从来没有遇到过中国这样的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