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泽东在审定授衔名单时,除了“皮有功,少晋中”的皮定均,还“提升”了一位上将,他就是韩先楚。 1955年,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玩了个新花样,首次整了个军衔制,这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军队界的大新闻。毛主席在审核授衔名单时,那眼神犀利得,简直就像是在挑宝贝,既看重那些战功赫赫的大佬们,又展示了他那独到的识人眼光和大气魄。说白了就是,英雄不问从哪儿来,金子总会发光的嘛! 韩先楚,这位湖北红安出来的“农村娃”,他的故事得从1927年的黄麻起义讲起。从一个农民协会的小喽啰,摇身一变游击队战士,再一路升级到红军连长、师长,那可是实打实地闯出来的江山,用血汗书写了自个儿的传奇。葛牌镇那一战,手榴弹“嗖”的一声就要炸了,他愣是一点儿不慌,生死啥的,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定边城头,他更是冲在最前头,第一个爬上城墙,给全军打足了气。全面抗战那会儿,他单枪匹马改变战局,刘伯承都夸他是“真爷们儿”。到了解放战争,人家送他个“旋风司令”的外号,四保临江、奇袭威远堡、攻克锦州,哪一场不是他的杰作,这猛将的风头,挡都挡不住。抗美援朝战场上,他指挥起来那叫一个稳,把敌人耍得团团转,38军直接被封为“万岁军”。许世友一句“这家伙,有胆有识”,说出了多少人心里的佩服。 结果总干部部打算给韩先楚整个中将军衔,毛主席大手一挥:“韩先楚功劳大,中将升上将!”这不仅是说韩先楚打仗打得好,更是夸他一辈子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韩先楚,牛掰!
1949年,宋庆龄在上海问道:“陈赓,你指挥的军队有多少人呢?”面对师母询问,陈
【3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