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春,抗日联军秘密营地里,大家看着一个四肢完全腐烂,只剩躯干的人不停流泪。几个月前,正是他将300名日军引进深山,将日军困死在了冰天雪地中。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广袤的东北地区,众多爱国人士为了抵抗侵略者,自发组成一支支抗日队伍。东北三省的百姓组成抗日游击队和东北军中的爱国官兵与满洲省共产党组建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联合在一起,共同抵御日军。
从日本全面侵华到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抗战持续了八年。但东北人民抵抗侵略者的统治整整用了14年之久!
黄有,在游击队中是稽查处处长,战士们转移进深山里秘密营地,黄有留在战士们驻扎过的村里检查队伍中的战士有没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间太晚,黄有留在了老乡家里。
深夜,日军突然闯进村子,控制了全村的老百姓,俘虏了黄有。日军得知队伍驻扎的情报,没想到他们转移了,想要一网打尽,就必须从黄友身上得知了。
黄有受尽了折磨拷问,面对终于“投降”,同意为日军带路,找到队伍。
黄有走在前面领路,日本人在后面跟着他。初春的小兴安岭仍然冰天雪地,积雪覆盖山路。黄有冒着严寒,小心翼翼绕过了联军的秘密营地,带着日军往小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越走越深。
经历了四五天,在日军逐渐不耐烦时,黄有将他们带到一所大房子前,日军以为是营地到了,顿时激动地冲进去抓人,没想到扑了个空。
房子是黄有为自己盖的,留在进山打猎的补给点。日军自然抓不到人。
日军气愤的觉得黄有在耍他们,黄有解释,他们肯定撤走了,屋里不是还有生活用品吗,只是没告诉自己转移了,他还知道其他地方,肯定在西沟。
没有黄有带着,日军在深林里进退两难,如今之路,只能继续跟着,找到这群人,不能空手而归。 又过了两天,深夜日军疲倦极了,纷纷蜷缩在火堆旁,睡得很熟。黄有见防备不严,悄悄起身,飞快跑进密林,向着队伍跑去。
连夜跑了大约30公里,黄有实在疲倦极了,手脚已经不听使唤,又累又饿。在确定不会被日军发现,黄有坐下来生了一堆火,拿出干粮,还没吃几口,就靠着火睡着了。
在野外冰天雪地中最怕睡着,人体会因低温而冻伤,甚至冻死。所以,当黄有再次醒来,他的手脚均已冻伤,已经一步都走不动了。
幸亏已经到了游击队巡逻的范围,一位队员发现了他,急忙将他背回。
回到营地的黄有好不容易缓了过来,来不及治理受伤的四肢,挣扎着向领导报告了经过和日军所在的位置。
游击队马上出动,一举消灭了日军四五十人,剩下的落荒而逃,后来清理时发现,逃走的人很多都被冻死饿死在小兴安岭的深林之中。
战士们激动地回到营地,告诉黄有这个好消息。只是看到他的四肢冻伤,由于缺少药品伤口很快溃烂发炎。日军在山下围困粮食补给,参谋长冯治纲决定把黄有送下山,自己带战士们去突袭日军。
黄有却拒绝了,自己不能拖队伍的后腿,也不能让老乡们受到威胁,将自己留在这里吧。
参谋长同意了将他留下,但又留下两位同志照顾他。没过几天,因为日军严密封锁,粮食供应不上,两位同志先后出去找粮,不幸被日军发现,壮烈牺牲。
黄有心知战友一去不回,肯定是牺牲了,他无法行走,断水断粮,艰难地爬出屋子,爬到屋前沼泽上的布满杂草藤蔓的塔头墩子上,以草为食。
几天后,当参谋长带着战士回来寻找他们时,只看见四肢溃烂,瘦成干骨的黄有趴在塔头墩子上,身体已经冰冷很久了。
很难想象这个冻死饿死的战士曾经身强体壮,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黄有是黑龙江呼兰县人,曾经的政府规定谁能开荒,地就归谁,黄有决定带着三个弟弟,去汤原县开荒。
勤劳聪明的黄有竟然开出4500亩地,和弟弟们正式在这里落脚,作为当地最大的地主,黄有并不欺压平民百姓,他自己是靠勤劳、踏实成就富裕的生活,同时还乐善好施,在老百姓中口碑很好。老百姓将这里的屯子称为“黄有屯”。
随着日军占领东北,百姓受尽屈辱折磨,我党到各地宣传抗日思想,了解到我党的抗日政策,黄有变卖家产,换得钱财粮食,并家里马匹通通捐献给抗日游击队,甚至自己也加入抗日队伍,还成为一名党员。
黄有同志改变了“地主”给人们留下的传统印象,他没有欺压百姓,靠着勤奋的双手获得富裕生活。他更是一位机智勇敢,不畏牺牲的革命战士。他用生命保护了这片他奋斗一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