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俄国海军突发奇想,打造了一艘圆形战舰,这艘战舰排水量2531吨,长宽

蜀山史道道 2025-04-30 09:18:56

1873年,俄国海军突发奇想,打造了一艘圆形战舰,这艘战舰排水量2531吨,长宽都是30.8米,配备了2门360毫米大炮,看上去似乎很不错。

然而,它却被人们称为“史上最差战舰”,受到无数人的嘲笑。这便是“诺夫哥罗德”号圆形战舰。

1860年左右,英国工程师提出一种新的舰船设计思路,他认为可以扩大舰船半径,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其稳定性,让它在较高的承载量下依旧有良好的吃水性。

这样新奇的思路并未被英国军部采纳,毕竟英国是以强大的海军舰队闻名于世,英国海军并不相信这种结构相较于自己强大的战列舰有更好的表现。

俄国此时才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在与英法联合舰队的战斗中,俄国黑海舰队近乎全军覆没,正处于丧失自保港口能力的尴尬时机。

即使是这样的困境,俄国沙皇仍旧强硬撕毁巴黎条约。战争中巨大的财政消耗使得俄国政府已经无力支持大规模舰队的建造,正急需一种小成本建造可靠战舰来执行近海防御的方案。

在这样的契机下,俄国海军少将波波夫从英国工程师的新奇思路中获得启发,他提出缩短战舰长度,以便减少需要装甲覆盖的区域,这样一来可以减小吃水量,便于在近海巡逻,二来可以为重炮节约承载量,来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

俄国工程师们按照他的想法,绘制出了大概模型,这是一艘整体为圆形的战舰,看起来像是倒扣的飞碟,其最重要的火力便是中心那两门巨炮,转起来就可以三百六十度开炮。

这样一艘看起来火力十足,极具稳定性,外观又如此引人注目的战舰深受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青睐,此时的俄国战舰并没有很好的稳定性,沙皇正饱受晕船的痛苦,这艘看起来就很稳定的圆形船也许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得到了俄国海军部的批准后,第一艘圆形战舰便在圣彼得堡的加勒尼岛海军船厂开工,由于是第一次建造这样的战舰,工人和设计师们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摸索各种材料、结构对这个大圆盘的影响。

经历两年的探索研究,克服了不同于传统战舰的各种新问题,终于在1873年,这艘博足了眼球的战舰得以下水服役。

工程师们为它采取了柚木覆盖的半球形底板,外面加上一层铜板,又能加固又能防止海生物对战舰底部造成过大的侵蚀。

不同于传统战舰,这个圆盘只需要在与水面接触面覆盖装甲即可,此外,这艘战舰装备了8台蒸汽锅炉来提供动力。

可惜由于圆形的外形导致其在水中将会受到极大的阻力导致其动力受到限制。这个圆盘在水中最大航速只有6.5节,极难操控其舵来改变方向。

驾驶它的水兵们纷纷吐槽道:“它开起来甚至没有第聂伯河的河水流淌的快”。而由于它圆盘的外形,一旦主炮发射后,强大的后坐力会导致整艘战舰开始摇摆、原地打转。

事实证明它并没有最初预想的那么强大的稳定性,看来无法解决沙皇晕船的问题,士兵们说驾驶它就像在跳“华尔兹”。

这些吐槽无不证明它客观存在的重要问题,但由于没有装甲遮挡,它在船心正中安放两门约二百八十毫米口径的火炮炮台,它可以在七百多米的射程内打穿十一英寸厚的装甲,在近海巡防中足以制造出强大的威慑力了,打击中小型战舰和要塞都不在话下。

很快,“诺夫哥罗德”号就被派到了敖德萨等重要河道港口和水道进行防御任务,对来犯的土耳其舰队进行炮击。

在实际战争后,工程师为它加装了更坚固的装甲和专门用来打击小型鱼雷艇的小口径火炮,使其在作战中更具实用性。

其姊妹号由于有了第一艘的经验,建造时间大大缩短,不过由于其蒸汽机这样的部件无法自主生产,只能等待进口,导致工期延长至一年。

第二艘战舰为了纪念波波夫少将在海战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命名为“波波夫“号。它在一代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最高航速达到了八节,并加强成两倍于“诺夫哥罗德”号的装甲甲板,导致整艘战舰远大于第一艘。

看着唬人的两艘圆形战舰并未遂人愿的在战争中大显身手,而是由于开一炮转三圈无法继续瞄准等等问题,导致只能在近海开开炮,进行火力威慑。

在其退役后,俄国军部打算将其卖给保加利亚,无奈大家对它的表现并不买账。这两艘新奇的战舰最终只能落得被拆解的命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