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新疆一个年轻人读完钱学森的论文,立刻给他写了封信。没想到同事们却嘲笑

摄影圣典 2025-04-30 17:29:00

1964年,新疆一个年轻人读完钱学森的论文,立刻给他写了封信。没想到同事们却嘲笑他:“你太自不量力了。”然而没过多久,钱学森回了满满两页纸的信,对他的称呼更是连续用了5个“您”。 196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煤油灯下,28岁的郝天护冻得直搓手。这个上海交大年轻人正攥着最新一期《力学学报》,手指头在钱学森的论文推导公式上来回比划。 煤油灯芯爆出个灯花,炸得公式里的希腊字母直跳脚。郝天护哈着白气往掌心写草稿,冻僵的钢笔尖把纸戳出个窟窿——钱老这方程不对劲啊!土动力学里“不透水边界”的推导,活像拿菜刀雕豆腐,硬把动态流动当静态处理。他蹭地站起来,棉裤腿扫翻半缸子苞谷碴,吓得窗户外偷听的同事直撇嘴:“这书呆子又犯病了。” 食堂打饭的工夫,郝天护举着饭盒当教鞭,逮着食堂师傅讲边界条件。大师傅舀汤的手直哆嗦:“小伙子,钱老可是给国家造导弹的,咱这挖土豆的掺和啥?”连相好的女教师都劝他:“人家钱学森写论文的时候,你还在啃窝窝头呢!” 信寄出去那晚,郝天护裹着棉被蹲邮局门口,活像只等食的流浪狗。北京来的信封拆开时,纸页抖得比塞外北风还厉害——钱老不仅认了错,还连写13个“您”字。最绝的是那句“请把您的意见写成论文”,直接把郝天护的饭盒惊掉在地,酸菜汤洒成个中国地图。 《力学学报》编辑部那帮人可没这胸襟。看见郝天护的投稿,老编辑扶了扶眼镜腿:“钱老客套两句,你还当真了?”压着稿子两年没动静,逼得钱学森亲自打电话骂人:“你们当我是玻璃菩萨碰不得?”1966年论文登出来那天,郝天护把学报贴在农学院黑板报上,用红粉笔圈出自己的名字,底下添了行小字:“此处原为牛粪广告位”。 这事儿透着学术圈的荒诞劲。钱学森在搞原子弹的档口,愣能为个边疆小教师的来信熬夜验算;郝天护啃着冻土豆坚持真理,反倒被当成精神病。现在人总说“大师风范”,要我说,风范不在论文引用了多少,而在敢把无名小卒的挑战书裱进历史相框。 更绝的是二十年后,郝天护当上教授给学生讲这段,总有愣头青举手:“您当初咋不怕钱老打击报复?”老头儿咧嘴一乐,露出镶金的后槽牙:“真正的大师,字典里没‘面子’这词儿。人家钱老连牢都坐过,还在乎这点学术污点?”

0 阅读:56
摄影圣典

摄影圣典

读懂摄影,老照片里的中国